唐人街,这个词汇对于全球华人社群来说并不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海外华侨在异国他乡打拼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唐人街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尤其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中较为常见,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这些地方的唐人街往往是华人社区的聚集地,不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成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然而,在南美洲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唐人街也不乏其踪。尽管如此,唯独在中国最大的邻居俄罗斯,却罕见唐人街的身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俄罗斯的华人社区历史。
实际上,俄罗斯的唐人街也并非一开始就是空白的。在上世纪90年代,莫斯科有一个名为切尔基佐夫市场的地方,这里一度成为莫斯科最大的华人聚集地。许多福建商人在此从事小商品批发生意,凭借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特质和对事业的热爱,他们的生意日益壮大。然而,随着财富的累积,俄罗斯人开始感到不满,他们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能赚钱,完全是因为自己国家的待遇不如人。
这种情绪在俄罗斯国内迅速蔓延开来,导致反华气氛一度高涨,许多华人不得不艰难度日。到了2006年,甚至还有极端组织对市场发动恐怖袭击,造成数十人的伤亡。更为严重的是,2009年华商虽然有报关手续,但俄罗斯却以走私和假冒为由直接销毁约20亿美元的商品,而切尔基佐夫市场也在一个月后被强拆。自此之后,俄罗斯再也没有华人聚居地的存在,即便有人提出“中国城”这样一个地方,与中国人的生活也几乎没有多大关系。
对于俄罗斯当局如此决绝的做法,或许会让人感到不解。难道他们不怕中国报复吗?其实,对俄罗斯来说,他们根本不必担心。从100多年前开始,俄罗斯就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实力上的差距让他们自信满满,自然不怕任何形式的挑战。长久的实力使他们忘记了世事无常,不再把世界想象得一成不变。
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那个时候,俄罗斯还处于苏联时代,中国则处于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蒙古国的独立就是在苏联的运作下完成的,而中国的混乱局面则是苏联介入的结果。抗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爆发让整个中国陷入了极度的苦难之中,经济不下降已经算是幸运。苏联在二战中虽然遭受重创,但仍然是全球顶级国家之一,而且还能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资金支持、武器援助以及军官培训等,成为中共的金主。就连1939年周恩来总理因坠马骨折无法回国治疗时,也是苏联派遣专机将他接往苏联治疗的。当时中共与苏联的关系非常友好,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人眼里,苏联这个老大哥可谓尽职尽责,给予资金、物资支持,让人难以反驳。而苏联作为曾经的金主,自带金主的优越感,在外交时总是对中国指手画脚,甚至想将中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个富商资助了贫困学子上学,等学生大学毕业后,富商就告诉学生,已接受了那么多帮助必须来我家公司打工,不管工作环境多[模板]都得干一辈子。作为一个[模板]的[模板],[模板]自然不会欠苏联的情,苏联的恩情会报,至于想要[模板],那是想也不该想的事情。于是两国关系破裂,关系最恶劣的时候,双方甚至在边境布置重兵,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虽然最后并未发生战争,但两国关系就此陷入冰点,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这时候的苏联自然对中国怀恨在心,觉得中国不识好歹。
为什么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愿意屈服于他们,而中国就是不肯呢?反正苏联的实力强大,也不差中国一个小弟,而且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弟,连自行车都当作宝贝。这种负面影响从苏联时期一直持续到俄罗斯联邦。即使经历了解体的剧痛,俄罗斯依旧认为自己比中国强大得多。曾经的俄罗斯代总理盖达尔甚至公开发表谈话说,中国在最近这些年里,不会成为一个稳定繁荣的市场经济国家。然而,盖达尔的预言很快就被打脸了。中国先是1993年GDP总量超过俄罗斯,又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了这个时候,中国已彻底进入全球目光,发展速度如此迅猛,哪个国家都不敢轻视。即便是强如美国也不敢随意轻视中国。偏偏俄罗斯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1年之前的中俄输油管道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个贫油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石油。
而俄罗斯幅员辽阔、矿产丰富,每年靠出售石油赚取大量外汇,是全球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一个有需求,一个能提供,再加上邻国关系,这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吗?于是在2003年,俄罗斯提出中俄原油管道计划,建设一条连接大庆的石油管道,把俄罗斯的石油直接输往大庆。这个计划本是好的,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先提的计划竟然中途变卦,坚决要改道把石油输往日本。俄罗斯如此反复,实在是把中国当猴耍。
直到2011年,才正式签署原油管道的启动协议,延迟了8年的中俄原油管道终于开始投产。或许有人奇怪,俄罗斯既然不想卖油给中国,当初干嘛提这个建议?买家都同意了,却又反悔。这不是涮人玩,只能说,俄罗斯如此反复,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谁能想到一个大国的领导阶级竟有这么大的偶像包袱?在他们看来,堂堂的俄罗斯竟要给曾经的小弟当原料供应国,这事一旦成真了,他们面子往哪搁?而且在俄罗斯看来,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未必能消耗那么多石油。日本就不一样了,发达国家曾经的实力也不弱,给它们供应原油,上面的后顾之忧统统都没有。正是因此,俄罗斯提出计划后是犹豫再三,始终下不了决心。直到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在那场席卷全球的危机面前,能掏出大量金钱买油气的也只有中国了。再加上俄罗斯经济萎靡严重,没办法,只能放下面子找中国合作。即便如此,俄罗斯依旧狮子大开口,让中国先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然后再签署供油协议。如此拖拖沓沓,直到2011年,中俄原油管道事件才告一段落。如果说这时的俄罗斯还有些傲娇情绪在,但随着中国实力增强,世界格局变化,俄罗斯已经没心情傲娇了。因为在当前形势下,除了中国,他们已别无他人。如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一经爆发,俄罗斯就受到西方国家制裁。要知道,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出口方向还多是西方国家。
如今人家一制裁,俄罗斯不急眼才怪。但克里米亚不可能不要,怎么办呢?只能找外援。在那个形势下,有能力、有意愿帮俄罗斯的只有中国。既是合作伙伴,中国自不会见死不救。当即给出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订单,直接占俄罗斯当年GDP的20%。有这么个订单,在俄罗斯算是有了喘息之机,没被西方整的惨不忍睹。经历了这么一遭,俄罗斯算是彻底认中国已非昔日小老弟,而是能与他们并肩同行的战略协作伙伴。当俄罗斯意识到这一点后,中俄关系开始步入新篇章。毕竟,我国向来主张共同发展,俄罗斯递来的橄榄,有啥理由不接受。于是两国从政治到经济、从能源到金融,方方面面的合作越来越多。政治方面,有对一带一路的力挺,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是好政策,能帮助不少国家共同发展。偏偏美国各种捣乱,搞得很多国家犹豫不决。这时候俄罗斯站出来了,普京不仅多次表达对此事的肯定,而且接连参加了一带一路峰会,是最支持这个政策的大国领导人。经济方面,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我国改革开放时划分了经济特区,而俄罗斯看到中国的成功,直接抄作业,也画起了经济特区。俄罗斯科学院专家拉林甚至直言,想要实现复兴,是时候参考中国经验了。为了向中国取经,除了政府层面的交流外,普京还多次邀请马云等知名企业家访俄,他们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速卖通,就是从阿里巴巴引进的。在文化方面,中国的影响更是不小。这从一项民意调查就能看出来。上世纪90年代时,俄罗斯百姓对中国的好感度大约是20%,但到2017年,这个数据上升到了68%。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这个数据再次飙升,直接达到83%,突破了历史最高值。如果不是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好感度怎么会上升得这么快。那么俄罗斯对中国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又是怎么评价中国的呢?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现在,倾听各国民众心声已不再是难事。而在俄罗斯的油管中介绍中国基建的厉害了,我的国是彻底火了,但也彻底刺伤了俄罗斯民众。为什么看看他们那溢出屏外的羡慕?这些中国,25年前还穿着蓝袍,骑单车追麻雀,我甚至不想比较中国和俄罗斯这30年所做的事情。看这个视频想哭,俄罗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让他们想哭的视频是什么呢?是一条中国修的天路——雅安西昌高速公路。或许有人奇怪,一条公路而已,有什么好哭的?看下面这个评论,一切就都明白了。克里米亚大桥2270亿卢布,等于32亿美元和20公里;四川的路40亿美元,240公里。
同样是大国,同样是修路,曾经俄罗斯还比中国先进。如今的那条天路,几乎明晃晃的告诉俄罗斯人,啥叫中国崛起,啥叫俄罗斯落寞。这怎能让他们不落泪?或许正是因此,这条天路视频哪怕长达10分钟,依旧有了650万的观看次数。当然,除了油管,其他网站也有不少俄罗斯人对话评论。有人说,在我早年时期,我们嘲笑中国人,中国总与那些廉价的人造皮鞋联系在一起,还有那种100%非自然纤维的衣服。也有人说,看到现在的中国,我非常钦佩他们的成就。还有人说,俄罗斯人民富有创造力,中国人民勤劳,我们是一个强大的整体。有人高兴中国进步越来越富有,却也可惜我们没有。邓小平一想到这件事,我几乎要哭了。总体而言,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看法是正面居多,负面越来越少。回顾俄罗斯新牌变化,只能说,想让别人看得起,实力必须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