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市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生长环境。近年来,乐昌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于大型涉禽迁徙候鸟,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只有食物丰富、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好的湿地区域才能成为其栖息地。东方白鹳多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等边缘的浅水区或水田中,有时也飞回到树上停栖,以大型昆虫、鱼类、两栖类和小型哺乳类为食,繁殖分布区域主要在我国东北中、北部繁殖,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越冬。目前,东方白鹳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物种。


天空中飞翔的东方白鹳。(梁亦淦2023年拍摄于长来镇水口村。)

东方白鹳繁殖期成对活动,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矫健,边走边啄食。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飞翔盘旋。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部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它的性情机警而胆怯,常常避开人群。如果发现有入侵领地者,就会通过用上下嘴急速啪打,发出“嗒嗒嗒”的嘴响声,并且伴随着颈部伸直向上,头仰向后,再伸向下,左右摆动,两翅半张和尾羽向上竖起,两脚不停地走动等动作,表现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吓行为。


水塘边觅食的东方白鹳。(梁亦淦2023年拍摄于长来镇水口村。)

近年来,乐昌市不断推进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等工作,切实提高森林资源河道资源的保护力度,吸引了许多珍稀鸟类前来停留驻足。2023年、2024年冬季,在乐昌市的长来镇水口和廊田镇东庄等周边村的山塘水库都发现和拍摄到东方白鹳觅食和飞翔的倩影。2025年1月中旬,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在廊田镇发现8只东方白鹳在天空飞翔。

来源:乐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 乐昌市林业局 乐昌市融媒体中心

/美食探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