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阳秀

“今年2月,我们监测到金鸻的数据比较乐观,它们很喜欢群居。”2月19日上午,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丽在公园附近的一块湿地举起长焦相机,抓拍到一群徘徊在湿地上空的金鸻。


2月19日上午,一群金鸻在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湿地上空飞行。薛美丽 摄

薛美丽告诉记者,这次记录到的金鸻约有130只。这种鸟类飞行能力很强,冬季会飞行上万公里来到南方地区越冬。随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尾湿地公园)也成为多种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金鸻会选择在此栖息。

除了金鸻来“捧场”,海尾湿地公园这次还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喉歌鸲。据了解,蓝喉歌鸲于2022年12月底被海尾湿地公园监测记录,今年2月再次在该公园被监测到。蓝喉歌鸲体型与麻雀相似,雄鸟喉部及胸前有多色相间的艳丽羽毛,其中蓝色尤为显眼,在我国被称为“蓝点颏”。


近日出现在海尾湿地公园的蓝喉歌鸲。薛美丽 摄

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海尾湿地公园已监测到约60种鸟类,包括黑鸢、游隼、白腹鹞、鹗、褐耳鹰、黑翅鸢、蓝喉歌鸲、褐翅鸦鹃、白胸翡翠、红原鸡、紫水鸡、白琵鹭和黑喉噪鹛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日,游隼出现在海尾湿地公园。薛美丽 摄

“那天我看到一只游隼在捕猎,飞得特别快,几次都没来得及拍摄,简直是在上演‘速度与激情’!”薛美丽语气中充满激动。她告诉记者,不少候鸟即将开始北迁,海尾湿地公园将继续做好保护和宣传工作,为鸟类迁徙“保驾护航”,“说实话,我还挺舍不得它们的。”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