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场战争在南大西洋爆发,英国拼尽全力才击败这个南美国家,夺回福克兰群岛(马岛)。
当年,撒切尔夫人带着马岛战争的胜势来到中国,想在香港问题上讨价还价,结果被邓小平一句话堵得哑口无言。
那一天,离开谈判会场的“铁娘子”脸色铁青,脚步不稳,在人民大会堂门口狠狠摔了一跤。
英国的衰落,阿根廷的野心
20世纪80年代,英国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军费削减,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最后一艘大型航母在1978年退役,连皇家海军都显得空洞无力。
阿根廷一直对英国占据的马岛怀恨在心。这个距离阿根廷本土500公里的群岛就像一根钉子,始终扎在阿根廷的海岸线前。更糟糕的是,岛上有机场,英国战机可以随时起飞,仅需一个小时就能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上空。
这时,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想到了一个办法:打一场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同时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
1982年4月1日,阿根廷军队悄然集结,执行代号“蓝色行动”的突袭计划。
夜色下,登陆部队乘坐两栖舰接近马岛。凌晨3点,第一批士兵悄无声息地踏上沙滩,脚下的海水冰冷刺骨。前方,一栋英国皇家海军的驻地还亮着灯,里面的英军士兵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行动。”指挥官低声下令。
士兵们迅速散开,枪口对准驻地。几分钟后,枪声划破夜空。
岛上的英军只有百余人,面对上千名阿根廷士兵,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几个小时后,英军被缴械,阿根廷国旗在马岛上空飘扬。
然而,撤退意味着承认失败,意味着英国将彻底失去大国地位。撒切尔夫人别无选择,她必须开战。
皇家海军的挣扎,阿根廷的致命失误
英国迅速组建了一支远征舰队,127艘舰船向南大西洋驶去,其中只有40艘是真正的军舰,剩下的甚至包括民用邮轮。
10天后,舰队抵达战区,英军的战机开始轰炸马岛,阿根廷空军紧急升空迎战。
一场空战爆发。
阿根廷飞行员驾驶“超级军旗”战机,在云层中穿梭,寻找目标。雷达锁定,一枚“飞鱼”导弹被发射出去。
几秒钟后,英国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命中,船体燃起熊熊大火,几小时后沉入海底。
英国人震惊了。皇家海军已经几十年没吃过这样的亏。
但阿根廷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的“飞鱼”导弹是法国制造的。当英国政府得知后,立刻向法国施压,要求停止向阿根廷提供导弹。法国选择站在英国一边,断供导弹。
阿根廷空军失去了最有效的武器,从此只能用普通炸弹轰炸英军舰艇,杀伤力大幅下降。
阿根廷失去了制海权,战局彻底逆转。英国赢了,但这场胜利并没有让它重返世界巅峰。
撒切尔夫人的尴尬,邓小平的强硬
几个月后,撒切尔夫人带着胜利的余威来到中国,想在香港问题上讨价还价。
“如果中国不愿意谈判,可能会有灾难性后果。”她的语气强硬。
邓小平不为所动,淡淡地说:“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如果有混乱,中国将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撒切尔夫人闭上了嘴,脸色铁青。
当她走出人民大会堂时,脚下一滑,踉跄着摔倒在台阶上。
这一摔,摔掉了英国最后的强国幻想,也让世界看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光芒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