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李先生投稿:年年回老家过年如同被“打劫”一样,处处都要花钱,真的扛不住了!

以前,一年一度的过年归乡之旅,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喜欢和享受的,意味着即将享受到一种工作上的解脱,家人团聚的幸福,过节热闹的氛围等等。

但这些年,回老家过年的我,却渐渐没了这些好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是被传统裹挟压力,被社会利益浸染带来的负担。

这几年,回老家过年也感觉都是回去被“打劫”的,处处都要用钱,并且花的钱,一年比一年多,远不及挣钱的速度。



先说回家的路费,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一趟,坐飞机得3000多。

不坐飞机,就坐高铁也要1800多,就算坐最次的火车,大巴车,都要一千出头。

每次回家一趟,看着这么多钱花出去,真的会有割肉那般的心疼。毕竟我一个月才6000多工资。

到了家后,各种红包和随礼,也是让我难以承受的。

给父母的红包年年都不能少,并且年年都得涨,不然兄弟姐妹会比较,说是非。去年给父母5000元,今年涨到了6000元。

弟弟刚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不容易,给了他1500元红包,鼓励他好好奋斗;表妹高三,成绩优异,为了鼓励她准备高考,也给了1000元红包。

家里两边的老人都还健在,爷奶各包了500元,外公外婆各包了300元。



在送礼方面,开销也着实不小。

给两个叔伯拜年,每家带两瓶400元左右的白酒,彰显心意,再配上一条300元的烟,还有一盒200元的茶叶,整套下来一家就要1300元。

两个舅舅家,也要同等规格,并且他们也年长,还要额外给个200元的红包。

这一趟就得花3000元。大舅家添外孙,又在娘家过年,这去了额外又要包了500元红包。

姑姑家也同样不能马虎,烟酒茶一样不少,又花去1300元。

这么一圈亲戚家走下来,我的什么年终奖,12月的工资啥的都没了。



过年期间,农村的宴席也摆得很多,一场接一场,好像趁着人多,都来敛财了。

我年二十五回来的,还没到过年,就摆几桌小型的酒席,有搬新家的、订婚的、老房翻新的等等,这些普通的随便一场,就要随200元的礼金。

年初一过后,那就热闹了,几乎每隔几家就会有人摆酒。

除了大舅添丁办满月酒,我参加了,一场提前过大寿的,两场嫁女儿的,和一场儿子娶妻的,这些都是比较大型且隆重的,都随礼300元。

最离谱的是,有一天我还遇到同一天办酒席的,没办法两边都得去,但都要随礼。这过年几天里,算下来,光宴席礼金我就花小两千。



除了随礼,在农村的开销也很大。

比如看病,过年期间妻子和女儿双双感冒发烧,为了不影响过年,就抓紧去村里的诊所看。

结果医生简单检查后,开了些退烧药和消炎药,各打了一针。

我以为就100来块钱的事,结果却收了我340元。

后来听村里人说,村里诊所的药不仅比城里贵,而且有时候还会缺药,一些常用药都得托人从城里带。

买东西的物价也让我感到意外。

去村里的小卖部买日用品,同样的洗发水比城里超市贵了5元,一包普通的挂面也贵了2元。

有次买了两斤猪肉,一结账竟然比城里多花了10元。本以为农村物价会便宜些,能省点钱,没想到很多东西反而更贵。

在外辛苦干了一年,好不容易在年底钱包鼓了点,结果回来过了这么一个新年,就直接被洗劫一空了。

因为花钱这么多,导致妻子和我经常为这事拌嘴。

妻子总觉得回农村过年没意思,花钱多,还享受不到什么,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打牌嗑瓜子,无趣的很。

最主要的还是心疼那些钱,明明可以省下不少,自己吃香喝辣,结果却花在一些没啥意义的人和事上。



今年年初八回城的路上,我和妻子粗略算了下,回家过年12天,我们就花了3万多,如果不回家,就光给至亲红包,我们最低可以省下2万元。

算了这么一笔账之后,我和妻子就做了个决定,明年就不回家过年了,给父母寄点年货,衣服,还有捎带一些红包就行。

要回家,要么就年前或年后,机票便宜时再回去。这样不缝春节,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随礼。

可能过年不回家,会让亲戚朋友,甚至村里人议论,但我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面子工程的事了,觉得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过年本应是阖家欢乐、温暖团圆的时候,可如今却增添了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真的让人高兴不起来。

真希望以后过年能回归它原本的样子,少一些金钱的压力,多一些亲情的温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