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横贯渝、鄂、湘、黔四省。整个区域以蜿蜒不绝的武陵山脉为主,幅员广阔,山势绵延,海拔上千米,地形起伏陡峭,尽显雄奇。
武陵山脉巍峨高耸,峰峦叠嶂,群山环抱,连绵不绝。放眼望去,一座座高山回旋往复,峰顶相连,竟似把天也遮住,只透个缝来。若是初来乍到的人,怕是要被这山势所震慑。但若你细心体会,慢慢游览,才会发现这幽幽大山深处,竟藏着意外的仙境桃源。
眼前这幅《武陵仙境》宽阔方正,为六尺斗方,气魄甚大。是纪明先生2007年初夏绘就的武陵山风光巨制。如今看来,山势雄奇,遮天蔽日;内藏幽静,别有洞天,可谓是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此画构思极巧,全然出人意料之外。
画名为武陵仙境,甫一入眼却不是寻常的青山秀水,各种旖旎风光,反而是奇峰突起,异变陡生。
只见画面正中,泼喇喇一面高耸天际的悬崖绝壁当空横生,直插入云。这山壁坚实厚重,全是由巨石怪岩衔接咬合而成。
山势宽广,无边无际,稳稳当当立于天地间。峰顶高绝,遮天蔽日,将眼前的景象填了个满满当当,密不透风。
观者陡见此奇景,无不由得后退半步,微“噫”一声,画家笔下好一派宏伟风光,壮观气象。
这山壁巍峨绵密,雄奇壮阔。全赖画家以老辣笔法勾勒山体形貌,再以多变皴法擦染岩石肌理。其笔力雄强,线条有如铁丝盘桓,绵里藏针。皴法多变,若牛毛,若雨点,若折带,若斧劈,不拘一格,信手拈来。
纪明先生笔法精到如此,墨法功力也高。一面山壁,皆以枯笔瘦墨勾勒,显其劲爽精神。于背阴凹陷处,却又有湿墨点染,干湿互破,分别阴阳。
山高向阳的主峰以微赭色敷就,低矮湿润的山脚则以淡青色点染,以色破墨,气韵横生。
再细细看时,见这满眼石峰绝壁,竟是中生变化,内有乾坤。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处,当真是好生精彩。
抬头仰望,只见山壁虽高,峰顶脊线却略呈凹形,于左上角透出一线天来。恰若幽闭密室中开一轮天窗,新风灌入,精神立爽,让这山谷内外气韵互通。
若细分辨,可见左首峰顶有一空亭独独屹立,在自然造化之中凸显人烟踪迹。越过峰顶,背后青山隐现,长空澄净,那又是山外的一个清凉世界。想必行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此亭中,必是极目远眺,畅怀感叹一番吧。
目光转而向下,见这山壁曲折凹凸,浑然一块,但在落地生根处竟有一个大大的洞口,宛如天生的门户,将这深山幽谷内外勾连,相互交通。
沿狭窄的石门蜿蜒而行,步入山谷,眼前豁然开朗,一块宽阔平整的台地上,树木葱郁,房舍林立,却是一处山间茅舍,农家宅院。
平地不大,但修葺得颇为整洁。靠山壁一侧生有几丛杂树,树干伸展,枝叶弥漫,于光滑坚实的整片岩石间透出生命的气息。
树下倚靠着两间瓦房,以青石勒脚,左低右高,依势筑就。青瓦低垂,房檐下满挂成串的玉米,屋前屋后堆着若干柴垛。看得出农舍主人勤劳干练,在这大山深处把一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自得其乐。
瓦房右首是一片开阔地,明亮光洁,以石板砌成一条通向山外的小路。再往右便是悬崖,其下黝黑湿滑,悬崖边上有柴木栏杆,错错落落,将这农家宅院围护起来,自成天地。
栏杆右侧有处豁口,正好借一块天然巨石做围挡。顺着巨石往对面山壁看去,只见一条瀑布从峰顶倾泻而下。流水潺潺,水花溅起,有如千尺白练悬挂山腰。
细细倾听,仿佛隐隐有水流花落之声传来,空谷回声,余音袅袅。一时间这深山幽谷,农家小院,在悄然静谧之中,顿显得生气盎然,恰似一幅生动图画,满盘皆活。
原来武陵山中,竟藏有如此仙境啊。。。。。。
观者心旷神怡之余,又感叹幸赖纪明先生妙笔写就幽谷佳景,留此传神图画,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天地奇景,赞美自然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