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牛是我自己养的,羊是我自己放的,鸡鸭也是我自己喂的,杀自己养的牲畜怎么还犯法了?

这段时间,不少河南养殖户朋友们炸开了锅,因为自2025年1月1日起,他们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在自家院子里杀牛宰羊,拿着肉去集市上卖了。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河南畜牧条例》正式落地

农历八月中,养殖户们一年里除了过年最繁忙的季节。中国人过节少不了美酒佳肴款待自己一番,值此中秋国庆双节之际,不整点牛羊鸡鸭都对不起苦过来的日子。

然而,2024年的10月对河南省养殖户来说却显得有些五味杂陈。

9月28日,《河南畜牧条例》经由河南省人大常委表决通过,预计将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行。

这可不是最近突然出现的条例。其实最早的《河南省畜牧业条例》,在2001年就颁布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原本的《河南省畜牧业条例》,不再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现行的《河南省畜牧条例》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它更加注重“规划与发展”,强调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它将定点屠宰就近屠宰正式落实到了白纸黑字上。

什么是定点屠宰、就近屠宰?它和现行的牛、羊、鸡、鸭屠宰模式有何不同呢?

所谓定点屠宰,其实就是指上市的畜牧业产品,必须在政府批准的定点屠宰场进行集中屠宰

好家伙,难道说现在自己杀牛还违法了?当然不是这样。



自家宰杀也好,雇人宰杀也罢,只要最终产物不流入市场,不管您是自家吃,还是送给邻居尝,都涉及不到定点宰杀要求

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普通农户生孩子,谁家院子里不是听不完的鸡叫、扫不净的鸡毛,总不能为了喝那一口汤,每天拉着老母鸡去屠宰场吧!

自己吃没人管,但你要是想将活鸡拉到集市上现宰现杀,这可就违反《河南省畜牧条例》了。

无论是拉到集市上售卖的活禽,还是私下宰杀分割后的冷鲜品,都属于上市流通畜牧产品。换言之,2025年一到,市场上能买到的牛、羊、鸡、鸭都得带着自己的定点宰杀证明。



在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我和客户一对一电话联系,视频看货,在线转账,全程连院门都没出过,这种情况总不能说我违法了吧!

不好意思,地方性法规从来不玩儿文字游戏。

商品上市流通与交易场所没什么关系,去市场买卖是生意,开网店售卖是生意,微信一对一也是生意,哪怕和同村的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涉及钱货转移,就是交易

2025年之前,私宰牛羊鸡鸭在河南算不上什么大事,进入2025年之后一切都步入正轨了。



为什么搞定点宰杀?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的陈某像往常一样早早开门营业,只不过这一次等待着他的不是络绎不绝的买家,而是大丰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陈某家中和摊位上,查获了大量未经检疫验讫盖印章的羊肉,司法机关最终裁定,没收陈某手中的4条羊胴体和6个羊头,没收违法所得180元,并处罚金10万元

一共才挣了180块,真的有必要罚10万吗?

2024年2月23日,从陈某处查获的羊肉、羊头抽检化验完成,化验结果显示这些样本的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指标均符合国标,这件社会新闻,才没有进一步上升到食品安全问题范畴。



我们不妨往坏了想,如果最终发现这批未经检疫的羊肉兽药超标、金属超标,又有多少无辜家庭要遭受无妄之灾呢?

推行定点屠宰、就近屠宰,真的可以从源头上去很多麻烦。

很多人认为定点屠宰就是在某个地方建个屠宰场,再招几个专门的屠夫从早忙到晚搞集中宰杀,最后往宰好的牛羊鸡鸭上盖个章,这事就过去了。

事实上,定点屠宰比这复杂多了。

首先,养殖户送往屠宰场的必须是活物管它是病死的还是出了意外,老百姓吃到嘴里的东西万万不可马虎。



其次,屠宰场必须对牲畜进行检疫。2021年前后非洲猪瘟来势汹汹,若不是当初咱家抓住了检疫的头,从源头预防了疾病传播,不知道大家买猪肉要多提心吊胆的。

再次,相较于农户私宰,集中宰杀更干净卫生。屠宰场里的工作人员个个都有健康证,屠宰用水也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干净卫生的环境有益于抑制各种杂菌的生成。

最后,集中宰杀也对绿色环保颇有效用。屠宰场可不会将处理出来的垃圾随便一扔,集中放置,集中处理,总好过堆在村子里臭烘烘。

河南这次就是想借着大规模养殖发展的东风,将畜牧业生产规范化、统筹化,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改革。



这场改革将从猪开始,在一两年内逐渐深入到牛、羊、鸡、鸭,从而覆盖全省畜牧养殖市场。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官方制定了一套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层层监督的管理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各司其职,搞宣传的搞宣传,搞执法的搞执法,再加上老百姓的互相监督,总归是可以一点点步入正轨的。

大家想一想就知道,定点屠宰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有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是好政策,为什么在实施之初争议如此之大呢?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



定点屠宰的争议大

市场中常见的肉摊摊主大致有两种,一种本身不搞养殖,每天从肉联厂进货另一种家里养了一些牲畜,但数量算不上多,索性自己动手每天给集市送点新鲜货。

肉联厂背后往往是养殖大户,他们没工夫搞宰杀的活,索性花钱买消停找屠宰场动手。

自产自销的小养殖户就不这么想了,本身养殖规模就不大,每天能卖掉的货也不多,每天也就挣三五百块够一家人糊口,再让他们掏钱给屠宰场实在是有些“伤筋动骨”。

虽说屠宰场收费单价算不上高,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年365天积攒下来也得1万来块钱呢!



再说了,屠宰场是那么好开的吗?

一般情况下,一个村子可养活不了一家屠宰场,往往只能几个村子向同一个屠宰场供货。离得稍远一些的村子,路上花费的那点时间都够宰10只、8只鸡了。

要是某家屠宰场在某一区实现了垄断,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把牲畜交给他宰杀,掏钱掏得肉疼;绕远路去其他屠宰场宰杀,可能还不够折腾的,最终受苦受累的不还是那些辛辛苦苦的养殖户吗?

这还算好的,部分经济稍微落后的地区既没钱又没人,可能根本就建不起正规的屠宰场,这里的养殖户又该怎么办呢?



就算好不容易建起来了,设备总是要保养更新的,一开始还能勉强坚持,后来宰杀效率低、检疫搞不好,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除了官方机构,没有人能将政策落到实处。

官方是政策落实的推动者,也是悬在屠宰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百姓民生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诚信”二字的维系,严格的、严厉的市场监管体系才是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

屠宰场必须接受来自官方与民众的双重监督,官方也必须对民众提出的异议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唯有如此才能将定点屠宰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局促的地区,官方也可以进行一系列资源倾斜与政策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些差异,通过官方的努力将差异尽可能地抹平才是最优解。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民众对于食品检疫机制的认知。

很多朋友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流向市场的鸡鸭牛羊是需要经过定点宰杀并检疫的,他们的认知很可能还在将“现宰现杀”与“健康”画等号。

当民众深刻意识到,畜牧业产品未经检验是存在风险的,没有盖章的猪鸭牛羊来源可能没那么可靠,整场食品安全保卫战才算吹响阶段胜利的号角。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向养殖户科普染疫动物、病死动物的危害。

随着大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养殖户逐渐认识到染疫动物、病死动物对身体有害,但他们不清楚这些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在未知的危险与已知的亏损面前,很多养殖户心中的天平会偏向后者,这也是牲畜私宰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不知者无罪”不应该成为狡辩的理由。从上至下、层层覆盖的宣传;严格且严密的监管体制;再加上清晰且明了的处罚制度,或许可以让中国畜牧业变得更加朝气蓬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