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同学们满怀憧憬,元气满满地开启了新的学习征程。听说,六安一中东校区要点名表扬一批表现超赞的学生!回顾上学期,他们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各显神通”,收获了众多荣誉。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聆听部分获奖同学的心声,感受一东少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01
文学小达人,笔下绽光芒
在文学的奇妙天地中,六安一中东校区的同学们堪称 “校园文坛小能手”!高二(11)班的刘爱妍同学,在第 21 届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回忆起在山东大学的比赛经历,刘爱妍仍难掩激动:“刚进赛场,看到周围都是写作高手,我紧张得心脏狂跳,呼吸都不顺畅了。但拿起笔的瞬间,世界安静下来。” 短短两小时,她一气呵成完成散文《一见艺术,倾盖如故》,文章不仅蕴含她对艺术的独特感悟,更彰显出扎实的文学功底。赛后,刘爱妍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交流写作心得。这次经历让她视野更开阔,文学水平更进一步。除了叶圣陶杯,刘爱妍还积极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比赛,每次备赛都认真修改作品,不放过任何细节,她的坚持让每次参赛都成为成长的宝贵财富。
高二(2)班的江梦媛同学,同样在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荣获省一等奖。作为青衿文学社的活跃成员,江梦媛热爱写作,她说:“每次坐在书桌前,铺开稿纸,拿起笔,我就仿佛进入了专属自己的小世界。” 创作时,她常为一个词语反复琢磨。沉浸写作时,江梦媛能找到内心宁静,尽情倾诉想法。
高二(3)班的李芹同学,凭借作品《归源》荣获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省级二等奖。她兴趣广泛,文学、音乐、古筝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李芹认为写作是与生活的深度对话,为写好《归源》,她深入研究书法、国画等国粹艺术,感受其魅力。“看到书法家用毛笔在宣纸上潇洒挥毫,我就迫不及待想用文字记录这种震撼。” 李芹说。
02
全能小能手,校园展风采
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各类活动中大放光彩,成为了校园里的“宝藏学生”。在上学期市级评优中,高三(1)班的孙顺利同学和高二(1)班的张传坤同学荣获六安市 “优秀学生” 称号,高三(22)班的辛乃悦同学获得 “优秀学生干部” 称号。孙顺利同学分享学习秘籍:“我每天晚上都会花 15 - 20 分钟写日记,梳理当天学习难题、解决办法和心情。考试失利心情低落时,写着写着负面情绪就没了,第二天又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课堂上,他思维敏捷,积极发言;课后,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他还是运动会、文艺汇演的常客,是当之无愧的 “六边形战士”。
张传坤同学学习认真,笔记条理清晰,常主动与老师探讨学术问题,拓宽知识面。在班级活动中,他积极策划,组织同学们参与环保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辛乃悦同学作为 “优秀学生干部”,多次组织主题班会,从策划到主持,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带领同学们解决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与信任。
第八届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决赛中,高三 (16) 班的张涵同学在校团委和王友利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激烈比拼,荣获省二等奖。”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历练。在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各类职业知识。在与其他选手的竞争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张涵同学说,“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03
竞赛小明星,赛场展锋芒
在知识竞赛的赛场上,六安一中东校区的同学们表现出色。高三 (20) 班的汪宇彤同学在宪法知识素养竞赛中荣获全省二等奖。回忆备战的 140 天,汪宇彤感慨:“那四个多月,我每天花几小时研读宪法条文,从诞生背景到实际应用都深入钻研。有时知识点反复记不住,很沮丧,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为提高效率,她组建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提问,模拟竞赛。比赛当天,看到试卷题目,她悬着的心落了地,凭借扎实的知识和稳定的心态取得优异成绩,这次比赛让她对宪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收获成长。
高二(6)班的张婉同学在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作为学校广播站成员,她注重锻炼表达能力,每天早起练习发声和朗读。为准备比赛,提前挑选演讲素材,比赛前一周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调整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站在舞台上,我告诉自己要拿出最好的状态。” 张婉说,“比赛让我更自信,也让我明白努力才能绽放光芒。”
李学权同学堪称演讲比赛 “常客”,在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市级三等奖,在 2024 年第九届全省学生 “学宪法 讲宪法” 活动中荣获演讲比赛高中组三等奖。他认为演讲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桥梁,每次比赛前都深入理解主题,融入亲身经历和感悟。准备 “学宪法 讲宪法” 演讲时,他采访法律工作者,了解宪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赛后还主动与其他选手交流,他说:“通过比赛,我不仅提升了演讲水平,还结识了很多优秀同学,这比奖项更宝贵。”
李宽宇阳、张克银同学在 “第二届(2024 年)六安市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活动” 中,创作的《节气与气象关系知多少》荣获市三等奖。为完成作品,她们查阅大量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用手机拍摄不同节气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拍摄中遇到诸多困难,但她们没放弃,不断调整计划和方法,还通过网上教程学会了剪辑视频。李宽宇阳开心地说:“这次比赛像一场知识技能大冒险,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
周妤嫣、江媛媛、李雅菲菲、宋绮涵四位同学在第十七届 “地球小博士” 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备赛时,他们每天课余时间一起学习,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比赛当天互相加油,答题时发挥知识储备和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优异成绩。周妤嫣同学说:“比赛让我们对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今后我们会继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04
科技小先锋,创新向未来
在科技前沿领域,六安一中东校区的同学们展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高二(9)班的钱思明同学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 “飞跃巅峰” 赛(高中组)一等奖。他对无人机的热爱源于高一的一次科技展览,此后便与无人机结缘。为掌握飞行技巧,他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不断实践。备赛时,遇到无人机飞行稳定性、精准定位等技术难题,他和指导老师闫秀枝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调试和改进。比赛当天,他早早来到赛场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试,操控无人机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赢得全场掌声,凭借出色表现实现梦想。
高二(7)班的彭璐瑶、陆涛同学来自小平实验室,分别荣获 2023 - 2024 学年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智能餐饮机器人决赛(高中组)全国二、三等奖。从高一开始接触编程,他们就被科技世界吸引。为准备比赛,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每天晚自习后到实验室加练。从机器人设计、编程到调试,付出诸多努力。编程时遇到很多代码错误和逻辑问题,常为小问题争论,但他们从不气馁,不断查阅资料,向曾林志老师请教。在山东参加国赛时,面对各地优秀选手,他们相互鼓励,调整心态,最终凭借扎实技术和团队协作取得优异成绩。彭璐瑶同学说:“虽然比赛紧张,假期别人放松我们还在练习,但通过比赛,我们综合实力提升,开阔了眼界,一切都值得!”
这些同学的优秀成绩,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六安一中东校区良好育人环境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共同成长。
今后,六安一中东校区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多元的教育。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会有更多同学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栋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皮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