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是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的最后两大战役,它们无不再一次显示刘伯承的军事家战略眼光,以及高超的指挥艺术,让人赞叹不已。
不过,在渡江战役之前,对于邓公向中央军委提交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刘伯承元帅提出一条建议,陈老总得知之后说了一句:它使全盘皆活。
那在渡江战役时期,刘伯承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他又说了什么?
京沪杭战役
早在1948年底,淮海战役总前委就召开了全体会议,这是他们五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可他们讨论的并不是激战正酣的淮海战役,而是如何打过长江。
开完会的第二天,刘伯承和陈毅一起北上到西柏坡与毛主席等领导人商量具体的事宜,经过磋商之后决定两个野战军在结束淮海战役后,在陇海一线休整两个半月。
面对人民军队的百万雄师,国民党陷入了恐慌之中,不知道应该将主力布防在长江南岸还是浙赣线,但刘陈邓三人商量之后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国民党统治中心京沪杭地区就会出现空虚,是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南京的最佳时机,这里的京指的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从这也就理解了渡江战役为什么又称京沪杭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闭幕之后,毛主席专门召集陈邓几人讨论渡江事宜,决定原班人马不变,将淮海战役总前委变成渡江战役总前委,依旧由邓公担任总书记,毛主席还握着他的手说道:“交由你指挥了。”
之后,邓公主持并亲笔写下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二野,三野加四野一部兵力已达百万,占据绝对优势,分成东,中,西三大集团,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除此之外,纲要中还明确野战军的的作战方向,还有部队的具体任务,分析敌人部署,应变策略等等,可见邓公的良苦用心,以及对渡江战役的高度重视。
对于这份纲要,毛主席复电表示同意,电报附注指出“发后,送刘朱周任阅”,但刘伯承元帅看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迂回,大包抄
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依旧不死心,打算利用长江天堑,阻止解放军南下,便将70万的部队放在1800多公里的防线,东部是重点,由汤恩伯集团约45万人布防,西边是白崇禧集团。
从战役的结果来看,蒋介石无疑打得一手好算盘,但细细想来,当时解放军没有海空军,只有木帆船渡江,可国民党海空军在三大战役中并没有收到太大损失,依旧有130多艘舰艇,300多架飞机部署在长江防线。
前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讲到,长江抵得上300万大军。
更何况解放军大多数为北方部队,不习水战,那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何其珍贵。
不过,在刘伯承元帅看来,蒋介石的长江防线不过是一个“死蛇阵”,以国民党现有的部队布防1800多公里的长江防线有些捉襟见肘,像汉口,浦口等战略要地只有两个军布防。
常言道“守江必守淮”,可蒋介石的80万精锐在淮海战役中丧失了,失去了淮海一带,长江北岸的掩护,国民党海空军就容易受到炮兵的攻击,只要一处被突破,局势就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正因为刘伯承元帅作出这样的判断,他认为渡江是整个战役的关键,一旦渡江成功,部队应该实行迂回大包抄,截断敌军的退路,不能只局限于残敌。
但出于谨慎考虑,未对原计划作出修改,毕竟之后的战局说不准,而且计划一动牵全身,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详细修改。
渡江战役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只等待一声令下,而毛主席为了尽快实现和平,提出了关于和谈判的八项条件,因国共双方谈判,解放军渡江的时间得以推迟。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也被迫下野,由桂系军阀李宗仁出任“代总统”,派遣了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到北平进行谈判。
可蒋介石下野之后,依旧会见大批国民党军政要员,施行架空,做着“划江而治”的美梦,迟迟不肯在协定上签字,并在4月20日拒绝接受协定,导致和谈破裂。
第二天,毛主席和朱老总联名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等待已久的百万雄师在邓公的指挥下分渡长江,撕碎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渡江战役开始之后,局势与刘伯承元帅料想的差不多,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向沪杭,浙赣一线如潮水般溃退,而国民政府则逃亡广州。
此时的刘伯承再次建议改变原计划,二野不必与三野一起去京沪杭地区,除截断敌军浙赣线退路之外,应该向东南远征,直出江西福建,实行更大规模的迂回包抄。
这样一来,战役的范围就大大扩大了,但可以完全切断汤恩伯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也可以更好的配合三野解放杭州和上海,陈邓思索一番后同意了刘帅的建议。
于是,刘伯承元帅立即指挥部队转入大纵深的追击战,重申猛打,猛冲,猛追的方针,采取多种追击方式相结合,大大增加了追击速度,扩大了追击范围。
随着南昌,金华等86座城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解放,位于京沪杭地区的汤恩伯集团也被切断了退路,除了少部分乘船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汤恩伯集团被歼灭之后,蒋介石手上有一战之力的恐怕就剩下了白崇禧集团了,大大减轻了解放大西南的压力,不得不让人佩服刘帅的战略眼光。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