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云南墨江一对亲兄弟因千元祭祖费用反目成仇,哥哥酒后竟持改装射钉枪对准弟弟头部扣动扳机。枪响瞬间,一场因琐事引发的血案震动山村……
【清明祭祖埋祸根 兄弟微信群互骂】
2024年清明前夕,墨江县团田镇那海新村笼罩在细雨里。杨家祖坟前,48岁的大哥杨大山(化名)突然反悔:"今年祭祖我不办了!"
"你连这点钱都出不起?"二弟杨小海(化名)在家族微信群里怒骂,字字如刀。群聊截图显示,兄弟俩为不到2000元的祭祖费用吵得不可开交,杨小海甚至撂下狠话:"杨家没你这号人!"
村民回忆,这对相差3岁的兄弟自幼丧母,父亲临终前将祖传射钉枪交给长子:"大山啊,护好这个家。"谁料这把寄托亲情的工具,竟成了手足相残的凶器。
【惊魂午夜枪响 铁砂擦颅而过】
4月18日深夜11点,方家客厅的吊灯忽明忽暗。喝了半斤苞谷酒的杨小海斜倚在竹床上,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家族群的谩骂页面。
"砰!"
木门被猛地撞开,浑身酒气的杨大山端着1.2米长的改装射钉枪闯入。目击者方某学回忆:"枪管先是对准我,他嘟囔着'这破枪',突然就转向亲弟弟!"
监控画面显示,杨大山三次扣动扳机,前两次因机械故障哑火。第三次枪响时,9枚铁砂呈扇形喷射,最近的一粒擦着杨小海右额飞过,在墙上炸出碗口大的坑洞。
"哥!"杨小海捂住渗血的伤口瘫坐在地,而杨大山已转身消失在夜色中。经鉴定,这把使用射钉弹+铁砂的改装枪,5米内足以击穿颅骨。
【山林逃亡48小时 妹妹发来泣血语音】
案发后,杨大山带着锯断的枪管躲进后山。警方无人机盘旋搜捕时,他正蜷缩在父亲坟前。手机突然震动,妹妹发来60秒语音:"哥,小海没死!你去自首吧......"
语音里夹杂着急救车鸣笛声。原来那一枪仅造成轻微伤,铁砂在头皮擦出3厘米伤口。更令人唏嘘的是,杨小海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别重判我哥。"
次日黄昏,杨大山出现在村口小卖部。监控显示,他买了包6块钱的红河烟,用公用电话打给村主任:"我来自首,枪在祖屋西墙第三块砖后面。"
【法庭上兄弟相望 母亲遗照成焦点】
8月14日庭审现场,杨大山全程盯着旁听席上的弟弟。当公诉人出示那把沾着铁锈的射钉枪时,他突然哽咽:"爹给我的时候说,这是护家的......"
辩护律师展示关键证据——杨小海亲笔谅解书,字迹歪斜却力透纸背:"我哥是老实人,那天他喝多了。"旁听村民透露,兄弟俩母亲遗照被特意摆在法庭角落,"照片对着兄弟俩的方向"。
法官当庭播放案发前5分钟的通话录音。杨大山给方某学打的第7个电话里,背景音是清脆的装弹声。"我就想知道他在不在。"杨大山的声音颤抖着,预示悲剧即将发生。
【法律解读:为何定故意杀人未遂?】
"朝头部开枪明显体现剥夺生命故意。"主审法官指出,虽然仅造成轻微伤,但根据最高法指导案例,使用致命凶器攻击要害部位即可认定杀人故意。
值得关注的是,本案量刑出现"戏剧性反转":因杨大山当庭否认杀人故意,原认罪认罚的"2年6个月"刑期被取消,最终获刑2年10个月。法律专家分析:"这印证了认罪认罚制度的严肃性,被告人不能'讨价还价'。"
结语:一把祖传射钉枪,两声叹息在法庭。当法官槌落下时,杨大山突然转身对弟弟深鞠一躬,旁听席上传来压抑的抽泣声。血浓于水的亲情能否弥合这道裂痕?或许只有横断山脉的云雾知道答案......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文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