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季开学之际,徐汇区总工会将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红色志愿讲解叠加“劳模工匠进校园”主题活动的金牌项目“匠心模范寻访”相结合,为全区中小学开设了一堂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让全区中小学生们跟着劳模工匠等先进的步伐走进红色场馆、寻访匠心模范,让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
2月15日,马嘉新、郭星宜、陈依依、徐源蒨、张承宇等5位中小学生志愿者在全国劳模苏嵘、市劳模周晴、李培蕾、尚艳华、冯知洋、范军,市五一奖章获得者万莉娜、兰凡、李雷惊,区劳模陈俊峭等10位劳模先进志愿者的带领下在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他们个个主角光环在线,小小讲解员为大家传递着伟大的烈士精神,前来参观的同学们都纷纷投来向榜样学习的羡慕目光。田林三小徐源蒨同学表示“寒假虽然短暂,但令我印象深刻,感觉意义非凡的还是龙陵志愿讲解,能向劳模先进学习的同时,感觉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在烈士精神一次次的讲解洗礼中,我学习更加努力,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懂得了担当的意义”。
市劳模李培蕾同样有所感慨:“在即将正式开始新的学习历程之前,我作为同行者和孩子们来到烈士陵园,温习讲解词,引导同学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孩子们深深理解‘一寸山河一寸血’,珍惜这用生命换来的平静的课桌”。
志愿讲解、烈士事迹情景演绎和展陈艺术作品赏析讲解的形式,让前来参观的同学们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悟,充分感受到一代代英雄楷模的爱国担当,点燃他们关于责任与使命的信念。
汇师小学的同学们参观后说道:“看见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志愿者们有模有样,感情丰富的讲述着一段段革命故事,我非常羡慕也很佩服,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学到了革命先烈精神,也让我找到了身边的小榜样”。
上师大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李一禾同学在观看情景演绎时悄悄问道:“他们是不是专业演员呀?劳模叔叔阿姨的表演特别真实!”,区总工会志愿者答道:“这些表演者都是本区的劳模先进代表,平时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今天特意用情景演绎这样的方式为你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得知答案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要向劳模先进学习,用行动讲好英雄故事,把革命精神、劳模精神传承下去。
区“匠心模范寻访”主题活动作为区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金牌项目,深受学生喜爱。在这次开学第一课中,在干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刘福焕工匠创新工作室,同学们在刘福焕老师亲自指导下制作了美味的甜品,体验了烘焙的乐趣和劳动的魅力。刘老师在指导中深有体会:“同学们在学习体验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懂就问,从同学们灿烂的笑容中不难发现他们从劳动中收货的快乐,更可贵的是在清洗烘焙工具、整理工作台面中,同学们也毫不马虎,这些都是寻访活动的意义所在”。
在吴文巍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还亲身实践了“5G+卫星”组网、生成式大模型等尖端技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和追求。吴老师有感而发:“同学们是未来的建设者,通过匠心模范寻访活动,把课堂搬到岗位一线,让他们提前走进各行各业,感受到‘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探索更多创新的可能,非常有意义”。
南模初中七年级刘恩泽同学对西藏智慧供水项目印象深刻,吴老师和他的团队无惧“地震、泥石流、沙尘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际记录,解决了高原地区供水难题,展现了科技的力量和人文关怀,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吴老师一样,用技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五卅运动一百周年,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区总工会将联合龙华烈士陵园,深入挖掘龙华烈士陵园红色工运历史、工运人物、工运故事,进一步扩充工运人物重点讲解、工运艺术作品赏析、工运故事情景演绎等讲解形式和内容。还将继续与区教育局在如何发挥劳模工匠优势,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让劳模工匠进校园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同时,进一步扩充徐汇区“匠心模范寻访”主题活动实践基地数量,邀请更多不同行业的劳模先进领衔的优秀团队加入其中,让全区更多的中小学生无论在学期期间,还是在寒暑假,从理论课程到实践体验,从精神引领到职业启航,全方位、全周期接受劳动教育,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