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初春的安吉孝源街道“百人楼”(青年社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缘定安吉·情牵孝源”交友活动火热进行。“原本只是返乡探亲,没想到工会不仅解决就业,还牵线姻缘!”90后工程师小张年前从上海返乡,他在“百人楼”的惊喜发现,是安吉县总工会积极打造青年入乡“强磁场”的生动缩影。
2024年底,安吉溪龙乡DNA数字游民公社的游民分享创业经历。
这样的热闹在孝源街道青年社区是常态。“团队去年3月到安吉调研,4月就决定入驻。”湖州霖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丹说,这个决定并不草率,“我们之前在外地从事电商直播相关业务,生态环境远不如安吉,共享工位、选品中心、直播间等硬件也不够优质。这里吸引我的一点是上下游企业步行5分钟可达,创意随时碰撞变现。”
孝源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年带着梦想而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和空间。”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百人楼”每天都能见证青创磁场的“化学反应”,直播选品声、头脑风暴声、设备调试声此起彼伏,入驻的14支创业团队与600余名青年全天候互动。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县,安吉不断以“青创活县”战略重塑乡村人才版图。近3年,安吉已建成10个特色社区,吸引万余名青年扎根乡村。安吉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百人楼”不但有阳光草坪、共享餐厅、共富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还引进了咖啡、面包、火锅、共享电动车等商业配套。同时,工会还不定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职工和企业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人力资源招聘、政策宣贯培训、政务审批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有了优质的创业环境,如何吸引更多“异乡客”变“新乡人”、“原乡人”变“回乡人”?安吉县总工会坚持立足人才“引育留”三角模型,通过“磁场建设+生态营造”双轮驱动,提出“五型成长社会”概念,即思想进步型、素质发展型、就业充分型、环境友好型、生活幸福型,持续为新业态新模式在安吉遍地开花注入工会活力。比如,建立余村青年职工创新创业工作室,激发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定期组织沙龙及各种论坛讲座,牵头成熟团队为初创团队提供指导、培训;针对“数字游民”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立跨部门“一件事”协同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组建音乐、飞盘、登山、摄影、咖啡等社群,为青年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涌入安吉,让他们在安吉扎根成长、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安吉县总工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如今,“青年Talk之夜”“导师帮带”“青师学堂”“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技能提升和成长支持计划轮番出台,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才华、提升能力的舞台。2024年10月,安吉县总工会举办青年劳模工匠领航团导师帮带结对仪式,20余名青年劳模工匠组成的领航团与青年代表签署“导师帮带”协议书,为更多有志青年在安吉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要在深化“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上取得新突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人才引育留’三角模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职工成长型社会。”安吉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让青年人才在安吉不仅能找到事业发展的舞台,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寿慧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