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父子饮酒解惑 | 流传千年的“茶满欺人,酒满敬人”,蕴含哪些深意?

酒局,一是酒,二是局。酒局背后有骗局、有艺术、有人情世故,还有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如何纵横酒局,赖氏父子酒为您一一解答!

当酒桌上的小白和长辈们一起喝酒时,如果给其他人茶倒多了或者酒倒少了都可能会被长辈说一顿,批评的理由就是这八个字“茶满欺人,酒满敬人”。

这八个字让很多年轻酒友一头雾水,即便是以后照做了但是也并不清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古人这样规定的背后有什么深意呢?

茶满,代表逐客

精于茶道的朋友都知道,“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茶汤与杯口保留一定距离,茶香不容易失散。 如果只是把“茶满欺人”视为茶道要求,还是不够具有信服力。我们一般所认同的是另一个观念:茶满,代表逐客



因为“茶满”的话,滚烫的茶水会烫着客人,客人端起来会非常不便,稍有偏颇就会将茶水洒在手上,或者洒在衣服上面,这样客人就会很狼狈。此时,客人知趣的话,就会自己主动离开,从而避免双方尴尬,让双方非常有体面地结束会面。

古人文雅至此,连送客都不好直接说出口,而是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来作提醒。相比今天,虽然一般人下逐客令,并不会明说,但总得挖空心思找各种借口、理由来搪塞客人,那可真是好太多了。

酒满,代表诚意

关于“酒满”,一种说话是在古代,为了防止有人酒里放毒,所以就要将每人的杯子都倒满,碰杯时酒就会互相溢出,来确认酒无毒。这种说法觉得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酒满就是不信任的表现,谈不上敬人,下毒也非只有酒一个途径。



酒满,代表诚意”,更令人信服。酒是粮食酿造而成的,因此在古代酒是一种珍贵的东西。古人说“无彝酒”,意思就是指喝酒时必须一滴不剩,不能浪费。据说古时喝酒,还有人故意在倒酒时把酒溢出来,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富。

倒酒的人如此豪迈,喝酒的自然也不能区别对待,喝酒时一定要喝干净,杯子里不留余,否则就显得客人扭扭捏捏不大方,严重的还会被主人家认为是看不起自己。不过在当代提倡理性饮酒,大家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千万不要酗酒。

其实“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看似简单的8个字,却隐藏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关于茶酒的待客之道,可以说是古人长久积累的学问。

作为华夏儿女,这些俗语不可不知,否则容易闹出很多笑话。如果有小辈不清楚这个酒桌上常见规矩的具体内涵,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