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圳河桥是连接宝中片区及前海桂湾片区的关键人行枢纽,作为一座景观桥和慢行桥,为市民在前海环湾游玩提供新选择。


  双界河公园儿童游乐区的波浪骑行道,孩子们正进行“迷你环湾赛”。

  当晨曦穿透薄雾,前海湾的棕榈树影间,一列列骑行队伍呼啸而过,一群群跑步爱好者踏着海浪的节奏,迎着海风闯进如诗似画的动人景色里;正午阳光洒在铁岗水库的碧波上,惊起一行白鹭掠过长空;暮色中的九围湿地,落羽杉在晚风里抖落满地金黄。随着前海双界河公园、铁岗水库公园、九围湿地公园的开放,深圳的生态版图愈发完整,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也有了更为生动的注脚。

  架桥串起公共空间 连通前海三湾片区到宝中片区

  暮色中的咸淡水交汇处,铁锈红的滩涂泛着粼粼波光,双界河与新圳河在此相拥入海,也成了横亘在欢乐港湾与前海演艺公园之间的屏障,拥有绝美海岸线的前海湾彼时还没有串珠成链。2024年10月,双界河上的人行景观桥先行开通,串联西部海岸活力带和前海演艺公园的双界河公园应运而生,公园北至双界河水廊道,南临桂湾河水廊道,西面是浅海湾,东至金岸北街,是一个集休闲、文化、景观、艺术、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乐园。2025年1月26日,位于“湾区之光”摩天轮旁的新圳河桥(又称“海云桥”)竣工开通,该桥跨越新圳河,连接北侧摩天轮广场及南侧滨海湾联络道,是连接宝中片区及前海桂湾片区的关键人行枢纽,作为一座景观桥和慢行桥,不仅串联起两岸的旖旎风光,也为市民在前海环湾游玩提供又一新选择。近年来,深圳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加快完善“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以架桥等慢行连接的方式建设骑行道,将各个分散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至此,连通前海三湾片区到宝中片区,跨桂湾河、双界河、新圳河建起了3座景观桥,并划定步行道与骑行道,串联起了桂湾公园、前海石公园、前海石公园桂湾段、滨海文化公园等休闲空间,“从前要绕行两公里才能到欢乐港湾,如今路就在脚下。”市民刘先生循着路面上“山海连城骑行道”标识和蓝绿色线条行走,跨过3座景观桥,便能从前海石公园步行或骑行到欢乐港湾摩天轮下,全程约4公里。

  沿着海岸线骑行,并肩的是海平线、摩天轮与前海湾现代楼宇相融的流动画布;漫步于双界河公园,收获繁花的芬芳,走上新圳河桥远眺,飞鸟盘旋于落霞间,不时还有轰鸣的飞机呼啸而过,夕阳将海面与飞鸟、飞机都染成琥珀色,湾区地标的金属光泽与红树林的苍翠交相辉映。最令家长称道的要数位于双界河公园的儿童骑行区,波浪形赛道与卡通造型的游乐设施之间,孩子们正进行着“迷你环湾赛”,欢笑声惊起芦苇丛中的夜鹭。“这里既是游乐场又是自然课堂。”带着双胞胎女儿来游玩的李女士说,孩子们在骑行中认识了五种湿地植物,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成了她们的教科书。随着“山海连城”计划的一步步推进,前海湾畔的故事还在继续。

  从承担生活用水到变身水库公园,藏了“远足径路线”

  一路向西,铁岗水库公园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水域如碧玉嵌于凤凰山麓,绿道蜿蜒穿行于茂密的山林间,水库边的芦苇荡中,偶尔能看到几只水鸟掠过,远处,尖岗山的轮廓在日光下若隐若现。

  作为深圳规模最大的水库,承担着为深圳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重任,自1957年始建以来,铁岗水库经历了多次扩建与升级,特别是在2006年,经过重要的扩容工程,其总库容提升至9950万立方米,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深圳水资源供应体系中的地位。

  深圳铁岗水库以水域辽阔,风光旖旎闻名,市民对探秘铁岗水库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岁末年初的时候,铁岗水库向市民敞开了怀抱,登记即可进入参观,据了解,铁岗水库大坝路段属于“鲲鹏径二段”之一,为鲲鹏径二段铁岗水库支线。作为深圳最长的远足径路线,鲲鹏径西起宝安区凤凰山飞云顶,连接深圳水库及深圳第一峰梧桐山、马峦山,到达终点大鹏新区的七娘山、大雁顶。沿途风景如画,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体验。

  “从铁岗水库西门进入,全程路线不长,目前只是开放了大坝路段,水库里面不能骑车,不能带宠物,很适合散步、遛娃”,有市民尝鲜后,在社交平台贴出了游玩攻略,建议从铁岗水库西门进入,登上水库,在游玩大坝后原路折返,再从铁岗水库西门出来,沿水库路有一条水库流出的溪流,可以钓鱼、玩水、遛娃、游玩,对宠物也很友好。水库紧邻桃花源科技生态园,园区内建筑设计感拉满,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人气居高不下。 

  堪称“南方秋色的博物馆”,近日将重新开门迎客

  如果说双界河公园、铁岗河水库公园是动静相宜的“城市客厅”,那么九围湿地公园则堪称“南方秋色的博物馆”,虽当下已过了传统观赏落羽杉的最佳时节,但住在附近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谈及3公里环湖栈道化身金色长廊时的美景时,依旧眉飞色舞。栈道旁,一株株落羽杉像是被大自然精心涂抹过,落羽杉的枝叶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深浅不一的金黄、橙红交织在一起,随着水波荡漾。“从没想过在亚热带能看见这样的层林尽染。”王先生感慨道。

  九围湿地公园自开放以来,迅速成为市民心中的公园“新贵”,不少打卡的市民在社交平台分享游玩体验,字里行间满是喜爱。其中,黄昏时分的九围湿地备受赞誉,被公认为最具诗意的时刻。落日余晖将天空晕染成橙红色,整个公园被暖光包裹,宛如披上金色披风。芦苇丛在晚风中轻摆,似舞者起舞;平静水面如巨镜,倒映着树木与云霞,虚实难辨。惊起的夜鹭划过芦苇荡,而水域中那些时而探出水面啃食草枝、转瞬又消失不见的鱼儿,如同偶遇的散步搭子,为市民的游玩增添了不少惊喜。水面上的观鸟屋,也是游客的热门打卡点。经过精心布局,为鸟类爱好者创造了近距离观察鸟类行为与生态习性的理想空间。根据九围湿地的整体规划,未来这里将建成“九围九景”,充分展现湿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成为市民心中的诗与远方。

  不过,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九围湿地公园临时闭园有一段时间了,徒步鲲鹏径需绕路。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切实保障市民游客安全,公园于2024年12月对公园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实施了暂停开放措施。2025年2月13日,南都记者从相关部门得到最新消息,九围湿地公园将于近日重新开门迎客。届时,市民可前往公园,领略湿地风光。  

  聚焦

  宝安有200多个公园、72个共建花园 今年将完成255公里碧道建设

  在宝安,公园如繁星般散落。2024年,宝安迎来了多个公园项目的落地生根。尖岗山宠物公园,作为全市面积最大的宠物公园,为市民与宠物们提供了一片欢乐的天地,已然成为市民们热衷的打卡胜地。此外,宝安区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新建了12个风格各异的共建花园,精心雕琢成充满诗意的空间,让更多人在繁华都市中,也能实现田园梦想。如今,宝安区拥有200多个公园和72个共建花园。截至2024年年底,宝安已铺就219公里的碧道。根据规划,宝安2025年将高质量完成255公里碧道建设任务,配合广东省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万里碧道。

  宝安的绿美画卷,正从最初的构想,一步步变成眼前的现实。“增绿增景”持续释放百姓身边的生态红利,据第三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宝安区共接待游客12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8%。游客的出游方式以自由行为主。71.15%的游客出行目的为“观光/休闲”,22.42%的游客出行目的为“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类区域最受游客欢迎。80.49%的游客在宝安区游览的旅游景区(景点)类型为城市公园、绿道等休闲娱乐类区域。“如果我儿子有能力在深圳找到一份工作,我希望他在宝安落脚”。来自湖南的游客张阿姨告诉记者,这里企业多,机会多,因为有亲戚也在深圳发展,她经常来深圳,这次过来发现宝安的城市环境更好了,对这里很留恋。她透露这次是旅游也是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对意向城市的一次“考察”。  

  链接

  宝安有超7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七年居全国县区第一

  作为深圳的产业重镇,民营经济大区,宝安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如果以千亿元为一个台阶,宝安经济实力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元大关,实现“三连跳”,全区GDP从2020年的384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520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宝安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829.57亿元,同比增长6.8%。

  高端制造与创新经济成为宝安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深圳“工业压舱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加大。同时,空天技术、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布局,统计显示,宝安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300家、连续七年居全国县区第一;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8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507家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全市排名第一的集群达8个。现代服务业同步跨越发展,金融、会展、物流等产业依托前海扩区机遇快速集聚,前海2/3区域位于宝安,推动总部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合,为宝安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宝安的经济发展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发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累计建成绿道、远足郊野径、碧道、健步道796.2公里,市民出门可亲水、进山、入园,乐享绿色福利。2021年以来,宝安全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1万座、超过建区以来历史总量;区属三甲医院数量全市第一。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耿旭表示,宝安区的经济实力为其宜居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双重提升,为宝安的宜居城市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相信宝安的宜居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宝安绘就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宜居宜业新图景。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莹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