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虹云,于2025年2月13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虹云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主持人之一,其代表作品《话说长江》《话说运河 》等获全国电视专题系列节目一等奖。


上世纪80年代,虹云余音绕梁的声音,伴随着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很多人熟悉虹云都是从这部《话说长江》而起,但虹云曾说,对她而言,广播才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虹云与陈铎《话说长江》剧照

虹云于1944年6月出生,原名冯云。1961年,17岁的虹云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经过层层选拔走到中央台的话筒前。


1965年中央台播音员赴部队锻炼时合影,前排右为虹云

虹云说,这个名字寄托着走进听众心里的期望。她曾谈起“虹云”名字的来历:“彩虹的虹,云彩的云,我就觉得是云可以铺路,虹可以架桥,我们广播通过电波,走到千家万户,所以就采用了这个名字。”


虹云

彼时,电视尚未完全普及,家家户户的收音机打开就能听到虹云播报,其人其声皆堪称那时中国的“第一网红”。虹云播报在业界被称为“难忘的中国之声”。

1981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信箱》《大众经济》两个节目中,虹云尝试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亲切、幽默的播报方式,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也促成了新中国第一批主持人的诞生。


1987年,中国第一档谈话节目《午间半小时》开播,虹云和傅成励担纲主持,这个探讨改革方方面面的“午餐桌上的话题”立刻引起了全国轰动。在这里,虹云抹去了过去的播法,练就了“实话实说”的主持人语态。在谈“半小时”节目创作体会时,虹云曾说,声音距离感控制在一米之内,嘴距离话筒大约20厘米。近了,才有可能亲。就是这位话匣子里的节目主持人,让主持人节目《午间半小时》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节目经典。


傅成励(左)与虹云(右)主持节目

然而,虹云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她的丈夫因车祸不幸殉职,面对生活的巨大打击,她以惊人的毅力坚守岗位,独自抚养子女,用职业信仰支撑起了单亲家庭的重担。

公开资料显示,虹云曾历任广电部播音职称高级评委、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人委员会副会长。长期担任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曾荣获金话筒奖,多次获得“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 “亚广联大奖”等诸多国内外奖项,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中国有声阅读终身成就荣誉等奖项。

虹云在话筒前工作了50年,退休后她依然没有远离心爱的声音事业。2020年,“虹云播报”献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名牌栏目“每日金句”中献声。

多名播音员、主持人怀念虹云




她的音声,入耳入心,

她的笑貌,宛在犹存。

虹影远去,浩渺云烟。

一路走好

来源/中国之声、播音中国、学习强国、文促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天津广播

编辑/赵蕊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