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在相声界的舞台上,马季、冯巩、姜昆、牛群等人,曾经是中国相声界的门脸。
而冯巩和姜昆都是马季的徒弟,冯巩和姜昆在相声界共同进退,成就了相声界的一段佳话。
一辈子的搭档
冯巩,在相声界的为人是出奇的好。
在人才辈出的相声界,有怀才不遇的,有身怀绝技的,有为了名利而来的,同时也有为了名利离开的。
但是冯巩似乎是唯一一位,明明可以依靠家族荣耀为自己挣一个更好的前途,他却偏偏在相声舞台上干了一辈子。
冯巩的家族在北京属于根正苗红,可以说他又红又专是名副其实的相声演员。
但冯巩,从没有消耗过家族的威望。
在冯巩一生的相声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搭档一个是牛群,另一个就是姜昆!
牛群是个不可多得的搭档,有才华更有抱负,但是和冯巩相比,对自己的事业规划不是特别清晰。
因此,牛群在后期放弃相声而选择做官。
但因为缺乏从政经验而遭遇滑铁卢,等到再次回到相声舞台时,曾经离开的舞台早已变了天。
牛群的离开,对于冯巩而言只能用遗憾来表达。
彼时,冯巩的身边搭档也是换了一波又一波,但冯巩从没有想过离开舞台。
不管是相声还是小品,不管是语言类节目还是影视作品。
冯巩都靠一张看似很“怂”,但却一颗明月可鉴的真诚,打动了亿万观众。
作为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姜昆和冯巩的搭档组合是最多的,但是和牛群不同的是,姜昆年龄上比牛群和冯巩都大,入行比较早。
甚至在和冯巩第一次搭档的1986年,姜昆就已经在相声界小有名气。
因此,姜昆是早于冯巩拜入马季名下的,相声界一直非常重视论资排辈,冯巩更是尊师重道。
从冯巩和姜昆的合作能看出来,对于这个师哥冯巩一直都很敬重。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冯巩和姜昆在事业上能够同进退,不代表在方方面面都能保持意见统一。
两个人对于“后起之秀”德云社的出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意见之争。
而这也导致了一方面,冯巩欣赏郭德纲的相声,另一方面姜昆却对郭德纲嗤之以鼻。
在郭德纲的段子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
后面还有一大段的诗,这也是当年相声界“两派之争”中,郭德纲迎面而战的证据。
众所周知,郭德纲和姜昆都是说相声的,为何是“两派”,这就是相声界对于师门传承的重要性。
郭德纲和姜昆,所拜的师父如果从辈分上讲,其实都是“明字辈”。
但是郭德纲的本名中所带的“德”字,恰恰是和相声界辈分最高的“德字辈”重合。
郭德纲出师之后没有改名,而这一点引起了外界的种种猜测。
姜昆似乎觉得,郭德纲这个从民间江湖上来的相声演员,从名字上占了自己便宜,于是总是想方设法地攻击对方。
2011年10月,姜昆已经身为中国曲协主席,当时他在一个座谈会上直言: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让一些下三滥的民间艺术充斥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是放弃传统文化的行为。”
然而到底这“两派”谁更追求传统文化,谁的相声风格更属于相声的传统?
先从两者的成名之路开始看起,郭德纲一生没离开过相声领域。
他八岁就开始跟着常连安学艺,中间虽然换过不少老师,但都是为了说相声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郭德纲的老师,也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步步提升的。
即便是郭德纲最落魄的那段时间,郭德纲都没有离开过相声领域。
他靠在天桥下卖艺,靠一个月内二十多天只能吃到方便面的生活,一直撑到他的“德云社”诞生之日。
可以说郭德纲和相声相互成就了彼此,谁代表着传统相声郭德纲才是。
在这一点上冯巩和师父马季,都对郭德纲的才华另眼相看,其中郭德纲的“德云社”三个字,还是马季先生亲笔题写。
但是马季先生的徒弟姜昆,却看不上郭德纲,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姜昆觉得,自己代表的是“新式相声”。
而姜昆所代表的“新式相声”背后,却总是和国家关联着。
一旦相声成了歌功颂德的工具,相声就脱离了民间,离开了老百姓的烟火生活。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相声不再好笑的原因,也就是姜昆和冯巩所代表的新式相声,和老百姓渐行渐远的原因。
换句话说,不是冯巩和姜昆的相声丢了“脸面”,而是他们选择的“新式相声”这条路,与传统相声相背离了。
主流文化的标准,不在上层权势的手里,而一直都掌握在老百姓手里。
如果老百姓不买单,那么他一定不是主流文化,这样看来就知道为什么姜昆说相声,老百姓都不买账的原因了。
而德云社每年的演出,从几百到几千的票价,有时候都一票难求。
有人为了相声付出一生的努力,不管时局如何都不曾背离初心。
为了相声的发展一直在潜心研究,这才是真正的相声艺人,也配拥有群众的呼声和热爱。
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却拿相声当做跳板!
相声赚钱时就来蹭一波热度,发现前景不好时又弃之不理。
或者当相声成为自己事业成功的密码时,果断地踩着相声的肩膀,跳到更高更远的舞台上......
这些,最终都只会被舞台和观众所抛弃。
现在也能理解,为什么冯巩很会讲相声,但和姜昆的合作越来越少,也很少出现在观众面前了,有时候,人在江湖实属无奈。
但真正在意观众笑声的,就是好相声!
观众只在乎好笑不好笑,才不会在乎谁更新谁更旧,两者本是同根同源,何必争其输赢。
更何况得民心就会得天下,输赢只在老百姓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