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贾玲是小品女王。

跟马丽、沈腾、张小斐等人的默契配合,给观众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是综艺节目的“定海神针”。

却没有人关心,她愿不愿胖着当个开心果。



哪有女孩不爱美?

她也爱。

可真的变瘦了变美了,她却开心不起来。



自从拍了《热辣滚烫》,暴瘦了100斤,她的体重就成了网友的热议话题。

不是“又胖了”,就是“反弹了”。

如今更惨。



活动中的沉闷,让她“喜剧女王”的标签不复存在。

“我们来日方长”

和许君聪、张小斐的一句话,更是预示了成立八年之久的“大碗娱乐”正式解散。



意味着她放弃了旗下艺人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赫赫这一刻,最完美的收割机会,还鼓励他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这样的作为,让人不解。

不过,比起解约了还闹幺蛾子的公司,她的心胸着实让人佩服。



艺人前途无忧,可她呢?

曾经是冯巩最有出息的徒弟,撑起了喜剧界半边天。

如今已经三年没有登上春晚,各大综艺也没有了她的身影。

她到底是怎么把自己作没的?



02

关于她的争议,从出道开始就有了。



女孩说相声?

就像洗澡的时候,进错了澡堂子。

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累。

不过,她没有在乎世俗的眼光,而是选择在麻烦中前行。



没有名气那些年,她穿梭在各种小剧场。

没有名气,没有人气。

演了一百场,观众都记不住她的脸。

这样看不见未来的日子,她坚持了很多年。



很长一段时间里,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饭。

就连姐姐都劝她回家。

在老家给她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要强的她不愿意低头。

甚至请出师父。



冯巩欣赏她身上所具备的坚韧品质,对她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让孩子再试一试,没有工作我帮她,吃不上饭,我养她”



也是师父的介绍,让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挣来了十年的房租。



2010年春晚,夸张生动,幽默风趣的表演,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圆乎乎、笑起来格外有感染力的姑娘。

她一夜成名。

可等待她的依旧是一个个难题。



因为没有特点,导致她没有被青睐,走到了销声匿迹的边缘。

于是,为了迎合市场她选择了转型。

《百变大咖秀》,就是她的第一步。

在镜头前,她拉下了所有的面子。



扮成彪形大汉。

女扮男装反串阿宝。

膀大腰圆的玛丽莲梦露。

造型让人猝不及防,行为更是叹为观止。



三秒吃西瓜,狂炫小米辣。

她豁出去演,观众看得带劲。

就连师父冯巩都开始慌了,不满她在节目里的造型。

“干嘛呀,你好好的一个女孩”



靠着这份“豁得出去”,她在喜剧界站稳了脚跟,成了当之无愧的小品女王。

春晚,把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综艺中,她一直充当着开心果的角色。



反之,观众对她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年复一年的春晚,让她灵感几近枯竭。

长期的劳累和不规律的作息,让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她需要突破。

但更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于是,她又一次想到了转型,把目光投向了电影行业。

可转型的人很多,能成功的人很少,她的动作引起了无数人的热议。



03

女导演?

真稀奇。

把自己的妈妈搬上大荧幕,到底是想利用“妈妈”这个题材引起网友们的情感共鸣,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还是想用情怀这招圈钱,完成自己拍电影当导演的私心?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她没有选择逃避或反击,而是默默地用作品说话。

任何话语,都没有实力有力量。

任何反击,都没有成绩有力量。



《李焕英》是她转型后的第一部作品,影片根据她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亲身经历改编。

以她对母亲的思念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女儿穿越回母亲年轻时代,试图让母亲开心的故事。



融合了奇幻、喜剧等多种元素,通过穿越的设定,用真挚的情感和幽默的情节,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在拍摄过程中,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她不仅亲自担任导演和编剧,还参与了影片的演出。



为了还原上世纪80年代的真实场景,她带领团队四处寻找合适的拍摄地,并精心布置每一个细节。

同时,她还邀请了张小斐、沈腾、陈赫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加盟,共同为影片的呈现贡献力量。



经过紧张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电影终于在2021年春节档与观众见面。

影片一经上映,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观众们被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和温馨的故事所打动,纷纷表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同时,影片的票房也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54亿人民币大关,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

而她自己,也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华丽转身。

面对这样的成绩,她并没有感到意外或惊喜,而是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创作中。



而《热辣滚烫》则是她趁热打铁的新作。

为了这部电影,她决定挑战自我减肥100斤,面对质疑她大胆回应。

“电影里有一个过去的我,也有一个新的我”



她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片上映后,以34.6亿的票房成绩称雄春节档,再次证明了它的市场号召力。



随着票房的持续走高,片方的营销策略也愈发激进。

从预告片到海报,从线下活动到线上宣传,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商业气息。

这种过度的营销手段,不仅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更引发了一些观众的反感。



她的每一次亮相,都似乎是为了宣传电影而刻意安排。

这样的形象,让观众感到陌生和疏离。

他们开始怀念那个在舞台上尽情挥洒幽默的贾玲,怀念那个总能带给他们欢笑的喜剧女王。



此时此刻,再纠结胖瘦已经没有意义了。

电影的热度,让她的导演生涯再添辉煌,也让她成为了各大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

杂志封面、品牌代言、红毯活动..........



时尚界的认可,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可随着时尚资源的涌入,她在喜剧圈的曝光度逐渐减少。

不再频繁地出现在小品舞台和综艺节目中,而是更多地投身于电影拍摄和品牌活动。



除此之外整个人都消失了。

消失的时间,她去了哪里?

其实,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她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电影的创作中。



剧本和主演,基本都确定了。

老搭档张小斐的名字赫然在列,还有杨紫和王骁两位实力派演员,想不火都难。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待,她减少露面的机会深入调研。



她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勇敢追梦的精神力量。

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位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人来说,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可她义无反顾。



可以说,不是镜头抛弃了她,不是她把自己作没了,而是她已经转变了赛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带着这部新作品回归,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