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视新闻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2月10日至11日,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到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光明区,深入重大科创平台、科技创新企业,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并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一线建设者致以新春祝福。
笔者梳理发现,这是农历蛇年广东省长首次公开调研,从中可以读出三重深意。
广东“新春第一会”的延续
就在上周,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透露出广东今年“拼经济”的发力重点。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要求一脉相承,王伟中此行在深圳的调研同样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开,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打造产业新支柱,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笔者看来,这既是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具体工作部署,也反映出深圳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广东对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
从省委书记召开“动员大会”,到省长赴深圳开展专题调研,这些都宣示着广东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的坚定决心。
深圳“智”造的向“新”力
从机器人“扭”上春晚舞台,到DeepSeek搅动全球舆论场,再到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引发全网热议……开年以来,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这些产业,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代表,也是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根据公开报道,王伟中此次在深圳的专题调研就与这些产业息息相关:
——在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考察企业自动驾驶系统产品、通用人工智能方案等情况,并现场试乘自动驾驶车辆;
——在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现场观看产品演示,深入调研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情况。报道画面显示,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陪同介绍;
——集中考察乐聚机器人、逐际动力、帕西尼感知科技、众擎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产品,并听取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等情况汇报。
笔者发现,这些企业都是深圳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重要代表,是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科创果实”,亦是推动深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在机器人领域,数据显示,深圳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国产化率超过90%,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圳本地化率最高能超过60%,深圳正朝着“人形机器人第一城”加速迈进。
深圳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之城,创新资源富集、创新生态完善、产业链条完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必将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对此,王伟中在调研中专门指出,深圳要在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基础研究“活水来”
根据公开报道,王伟中此行在深圳还见了两位院士科学家——薛其坤和颜宁。
两人分别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主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向王伟中介绍了各自率领的科研机构,近期所取得的工作进展。
在量子科学中心,王伟中表示,希望中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基础研究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展量子科技应用研发,打造我国量子科技领域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在深圳医科院,王伟中表示,希望科学院加快建立鼓励源头创新机制,积极引进培养高水平人才,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勇攀世界医学科学高峰。
产业之树常青,技术之源夯其根。基础研究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其中专门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持续将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目前,深圳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全市各类创新载体总数超40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速18.9%,占GDP比重达6.46%,首次实现研发投入总量、强度居全国城市“双第二”。
以基础研究创新引领产业科技创新,形成源源不断的原创科技成果和颠覆性技术,才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