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在电动卡车领域,换电模式成为解决续航焦虑与充电时长问题的关键路径。
近年来随着技术与市场的发展,背换和底换两种技术路线的争议逐渐明朗化。
背换和底换各有优劣
后背式换电卡车布局方式简单直接,将电池组安置于驾驶室后方,类似LNG车型气瓶布局思路。
这种设计便于维修和吊装更换电池,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换电,大大提升运输效率。
但后背式换电也存在短板,即电池组会占用驾驶室卧铺和货舱箱空间,影响载重。同时,受空间限制,电池电量多为282kwh和350kwh规格,续航里程有限,不适用于长途运输,适合在矿区、钢厂等封闭短途运输场景中应用。
而底置式换电卡车则是将电池组集成在车辆底盘上。此举可降低车辆重心,使行驶更平稳,同时增加载货空间与载货量,还能利用底盘空间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续航。在高速公路、国道等开放性场景以及大票零担等领域,底置式换电卡车更具优势。
不过,实现底置式换电需要电池与线控底盘、电驱桥同步开发,技术难度大;从车辆下部换电操作不够便捷,换电站建设成本也更高,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
背换和底换谁更有市场前景?
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来看,底部换电模式相比背部换电模式更具市场前景。
政策方面,工信部发布的《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底部换电模式,这意味着底换将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
政策导向往往会影响行业资源分配和市场选择,底换模式更容易获得政策红利,包括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支持。
技术优势方面,底换模式将电池包内置在车架底部,降低了电池碰撞、损坏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背换模式中电池突出车体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底换模式有利于优化车辆重心分布,提升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尤其适合重载卡车。底换模式支持电池标准化设计,便于不同品牌、车型之间的电池互换,有利于规模化推广。
扩展性更好,底换模式为未来电池技术升级(如固态电池)和智能化(如自动驾驶)预留了更多空间。
在成本方面,虽然底换模式的初期投入较高,但随着规模化推广,其长期运营成本(如电池维护、更换效率)将显著低于背换模式。
例如,宁德时代与多家车企合作的底换模式试点项目显示,底换模式的单次换电成本随着规模扩大显著下降,且电池维护成本比背换模式低30%以上。
根据行业测算,底换模式在运营3-5年后,综合成本(包括电池维护、换电效率、车辆利用率等)将显著低于背换模式。
国内外主流车企(如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等)和换电运营商(如奥动新能源)均已选择底换模式作为技术方向。底换模式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认可度更高。
推进湖南换电布局,常德首座第四代蔚来换电站上线
2025年2月12日,蔚来于湖南建设的第85座换电站——蔚来换电站 | 常德大道(参数丨图片)柳叶湖正式上线,该站是常德城区第二座换电站,也是首座第四代站,换电时间最快不到3分钟,并且支持多品牌、多车型自主换电,换电效率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该站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老堤障路2150号,填补了武陵区的换电资源空白。
太仓首座充换电一体电动集卡补能站开工
2月11日,江苏省太仓市城发集团沙溪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本次开工的沙溪生物医药园站是该市首座集充电、换电为一体的电动集卡补能站,规划建设6个电动集卡充电车位、2个小型电动汽车充电车位,以及1座电动集卡设备换电仓。项目总投资额约1500万元,占地约5亩,预计今年7月竣工。
蔚来创始人李斌:上海换电站已经基本接近盈利
2月9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社交平台发称,今年是蔚来的换电站建设大年,蔚来争取让所有蔚来、乐道和合作汽车品牌的用户,都能拥有像加油一样方便的加电体验。“换电趋势越来越好,上海换电站已经基本接近盈利了。”
同时,蔚来副总裁沈斐在2月8日的直播中透露,“上海(换电业务)一天9000单,马上要接近1万单了。目前在上海绝大部分地方,只要能把换电站建下去,肯定是挣钱的,非常接近盈亏平衡点。”
充换电站国家标准再新增!2025年5月1日起实施
住建部于近日发布了五项国家标准及一项行业标准。其中两项国标标准涉及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设计,分别为《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以及《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编号为GB/T51077-2024,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该项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电池更换站的站址选择、站区规划和总布置、供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更换系统、电能质量、二次系统、系统通信、土建、消防、节能与环保。
中国物流零碳综合物流园落地,设置一座新能源重卡换电站
近日,中国物流所属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零碳综合物流园项目日前在武汉市经开区启动。依托屋顶太阳能发电,该物流园将实现自己发电自己用,同时园区设置一座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可为往来运输的新能源重卡车辆提供更换电池服务。
据介绍,零碳综合物流园项目占地11.8万平方米,是一座定位于“光储充一体化、仓运配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园。园区具备光伏储能发电、新能源换电重卡及换电站、锂电池丙二类仓库和道路运输资质,具备日后锂电池铁路运输以及实施公铁联运的基本条件。这是宁德时代骐骥换电站,且是全球首座汽车及零部件物流领域的底盘式重卡换电站。
中建科工、吉泰GETEC联合研发的轻卡模块化智能换电站北京交付
近日,由中建科工、吉泰GETEC联合研发的轻卡模块化智能换电站在北京正式交付。该换电站为北京首座全自动智能轻卡换电站,也是中建科工继广东东莞清溪换电站后落地的第二座轻卡模块化智能换电站。
换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占地面积仅120平方米,单次换电时长为3.5分钟,可为100辆新能源物流车提供换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