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贵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通知》,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在贵阳贵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


贵阳市教育局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1+N”模式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工作要求。其中,“1”是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基础体育课;“N”是各学校通过统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优化课时安排,或者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学生年龄段、学校场地规模、地区特色体育项目等,开设N种特色体育课程,如:集体体能课、体育游戏课、体育活动课、中华传统体育课、地方特色体育课等。学校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天气等原因影响室外体育课正常开展的,要充分利用室内场馆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优先确保学生当天体育活动时间。


各区(市、县)教育局要指导学校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园空间资源,积极挖潜扩容,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走廊、校园“边角料”开辟体育活动场地,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微操场”;鼓励学校通过走班选课、优化体育课编排等方式,错时高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最大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要积极协调盘活社会场地,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周边高校、社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建立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加强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器材安全检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体育场、体育馆、医务室、宿舍等场所配备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在师资配备方面,要以县为主统筹区域内教师“走教”“轮岗”“转岗”,通过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购买特色课程服务等方式确保体育教师、教练员配备满足教学要求;要加强教师培训,培训提升全科教师及专兼职体育教师对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组织教学能力,鼓励非体育类学科教师培训后从事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加强教师应对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业务培训。此外,鼓励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积极协调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支教、助教、助训。

贵阳市教育局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落实好每天1节体育课的工作要求,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芸 责编/杨青青 审核/王营 终审/谢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