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是冰城筹备已久、翘首以待的大事,全省全市各行各业勠力同心,齐备盛会,2024年12月1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呼兰分局杨林派出所副所长倪嘉俊被抽调来省冰上训练中心,承担亚冬会安保工作。
使命光荣,可初来时新岗位千头万绪,加之时间紧任务重,曾让倪嘉俊十分不适应。“那时候就是懵,只知道任务重大,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同事们完善安保方案,他帮不上忙,就在工作之余找场地内的浇冰师傅、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唠嗑,听他们介绍安保触角尚未延伸的角落。接地气、问心声,倪嘉俊凭借沟通能力掌握有用的信息后,就将精华提炼到会议桌上。用不同岗位人员的眼睛看待安保工作,为他适应新角色提供了思路。在呼兰分局同事的帮助下,他迅速成长,从手足无措变得游刃有余。
“安保工作就像修缮一件工艺品的角落,每个人都在为整体的完美呈现努力。虽然日常的巡查、防线强化、方案调整看似枯燥,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如今,已经能够成熟从容应对一切的倪嘉俊像个冰城良匠,打磨着省冰上训练中心这个“一亩三分地”,他也是无数个默默站在亚冬会背后奉献力量的安保工作者的缩影。
浇筑:筹备盛会,稳固基础
完善方案,风险排查,对接场馆,熟悉场地,维护围栏等基础设施……倪嘉俊适应了忙碌而充实的“连轴转”日常。一件件问题相继发现又相继解决,亚冬会变得很近又很远:近的是日期从倒计时几十天变成十几天,远的是每天发现新问题,工作像没有尽头似的。每个场馆都被倪嘉俊用脚步踏查了无数遍,他由新人迅速变成了“老熟人”,将问题从“刚发现”变成“已解决”,就像吃下一颗又一颗定心丸。
排演,是为了万无一失;忙碌,是为了浇筑稳固。倪嘉俊仿佛看到亚冬会的影子——一件艺术品展露了它粗粝却安稳的初轮廓,开幕终于近在眼前了。
雕磨:精益求精,优化应变
亚冬会开幕前,呼兰分局驻省冰上训练中心的警力曾经多方考虑,力图将一切风险从源头化解,但当比赛开始、人员就位,总会有意外情况冲击理想中的“万无一失”,这时就需要安保人员的机智应变,化解难题。
2月7日,省冰上训练中心迎来短道速滑比赛,那天观众和媒体直接“爆满”。安检十分细致,可是许多观众提着行李,还有外籍游客需要沟通,入场压力极大,呼兰警方事后复盘,通过安检的1600多人,大多集中在比赛前40分钟左右的入场高峰时段,此时比赛将近,观众排队着急入场,安检工作亟待优化方案。
“温馨提示,观看比赛不要携带太多行李,提前准备好身份证件……”由于现场没有设施,警方就组织工作人员对每一个离场观众口头提醒,让观众相互转达“经验”,从旁观者成参与者。2月8日,比赛热度仍旧未减,但在现场大喇叭的提醒下,在观众们的配合下,排队时长极大缩短,安检分流效果十分明显。
抓获钻空子的“黄牛”,引导迷路的外国观众,安抚劝导激动的粉丝……倪嘉俊每日过得特别充实。迅速积累的经验为精益求精提供助益,亚冬安保工作在雕磨下更具细节和深度。
呈现:舍家为公,保证质量
筹备已久的亚冬会正在火热进行,成为安保中坚力量的倪嘉俊却遭遇了他的难题:父亲病情反复,需要穿刺检查和进一步治疗,他却不得不缺席了……
“我们筹备那么久,就为了这几天,咬牙坚持坚持,家人会理解的。”倪嘉俊深知亚冬会是冰城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克服困难,完成党和国家交代的任务,也是我作为亚冬会安保人员必须做到的承诺。”那天,短道速滑项目收获一枚中国队的金牌,全场观众沸腾了,场外的倪嘉俊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
冰上训练中心的比赛项目即将进入尾声,安保工匠们辛苦守护的艺术品也将完美呈现,剔透和光鲜的背后,是那些被安保人员细心凿去的困难。而冰城警方舍己为公、忠诚履职的故事,也会被写刻在这场冰雪盛会的记忆里。(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