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
新闻发布会
介绍《加快徐州铁路枢纽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起草背景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设施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进一步推进铁路枢纽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连徐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铁路枢纽发展专题研究,形成本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正文由“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个部分构成。
(一)工作思路。
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发展定位是:深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依托徐州铁水联运特色优势,统筹推进设施建设、业态培育和产业发展,发挥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长三角北翼物流组织枢纽和枢纽经济发展高地。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铁路枢纽设施更加完善,场站作业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推进一批服务重点产业的铁路专支线建设。保持铁路运输量持续增长,铁路年货运量力争6000万吨,铁水联运量力争2500万吨,铁路集装箱年运输量力争60万标箱。对作为铁路枢纽经济发展核心载体的淮海国际陆港,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招引落地一批国内供应链、物流、电商头部企业,营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引进一批枢纽偏好型生产制造型企业。到2035年,铁路枢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建成高效便捷的铁路现代物流体系,铁路年货运到发量争取达到8000万吨以上,货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煤货种在铁路货运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高水平建成500亿级陆港枢纽,枢纽经济配套支撑进一步完善,辐射引领作用显著提升,深度融入东西双向、陆海统筹贸易开放大格局。
(二)重点工作。分为6个方面24项具体任务。
一是完善铁路枢纽设施,推进铁路通道布局完善,优化完善高铁路网布局,提升铁路场站设施,进一步提升铁路铜山货场设施功能,推进铁路物流数智化绿色化,推动铁路物流业务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推进铁路物流装备创新。
二是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铁路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实施铁路物流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打造国家铁路物流中心,优化提升国内铁路干线运输,推动网络货运物流平台与铁路融合发展,打造国际贸易铁路联运品牌,提升班列开行质效,创新铁路运输服务产品,推进高铁快运试点开行,积极争取高铁货运班列整列试点开行。
三是利用好铁路专支线资源,统筹推进一批铁路专用线建设,发挥地方政府统筹作用,围绕煤焦化、新材料等具有较大运输需求的重点企业,研究推进邳州经开区铁路专用线、新沂经开区/新沂港铁路专用线建设,盘活利用既有铁路专支线资源,对接徐矿集团、上海能源大屯煤电公司,合理确定铁路专用线货运收费标准,加强铁路专用线与地方产业发展协同,推动地方政府、产业部门树立物流成本理念,更加重视铁路运输比较优势,主动依托铁路资源培育产业。
四是加快铁路产业发展,完善《徐州物流枢纽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做好重点片区规划,在市区范围内重点考虑5个片区,包括:以铜山货场为核心的陆港区,以及具有公铁水多式联运条件的顺堤河片区、万寨片区、金山桥片区和双楼片区。大力提升传统适铁产业,以铁路物流成本优势支撑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赋能,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兴适铁产业,深度挖掘铁路对新兴产业的拉动潜力,促进新兴产业落地成势,加快发展高铁枢纽经济,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加强铁路枢纽与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持续优化适铁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建立铁路与产业园区、开发区的联动合作机制。
五是加快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与发展,加快功能设施完善,科学规划、有效利用陆港土地空间,为发展特色产业、承接优势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提供核心承载主体。推进业态转型和能级提升,把淮海国际陆港打造为国际化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供应链组织中心,打造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淮海国际陆港产业集聚引领功能。加快产业落地,积极推进适铁产业发展,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建设具备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保税加工、保税研发、国际转口贸易等功能的保税物流设施。
六是打造铁路枢纽品牌,弘扬铁路枢纽文化,深度发掘徐州铁路枢纽文化内涵,全面诠释铁路枢纽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扩大枢纽品牌影响力,完善合作交流机制,坚持融合发展,深化路地合作共建,推进路企合作共建。
(三)保障措施。分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加强督查推进”3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明确责任、凝聚合力。
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徐州市交通运输局研究制定了重点任务清单,每个任务都明确了实施内容、实施时限、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便于年度化、项目化推进实施。接下来,将认真抓好《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如何提高徐州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优化铁路物流场站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铁路铜山货场设施,拓展功能,满足中欧班列、铁海快线、多联快车等产品需求。建设新沂铁路物流基地一期,适时启动二、三期工程。研究推进青山泉货场等场站提升改造,将有条件的货场打造为城乡区域货源集结中心。
二是加快建设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多式联运技术、标准、规则、信息等互联互通,推动铁路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铁路现代物流市场化经营管理体系,加快打造国家铁路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铁路物流总包服务,加大货源开发力度,科学设计物流解决方案,提高合同物流承揽和全程物流组织能力,大力推行合同制运输。
三是推进铁路物流装备创新应用。加快推广35吨宽体箱,积极推进散货进箱。建立以铁路为纽带的托盘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将社会化托盘共用体系引入铁路。发展定制化集装单元器具和谱系化集装箱装备,发展大容积、大载重内陆箱,推广应用台架式卷钢箱、顶开门箱、冷藏箱、水泥罐箱等新箱型。优化提升大宗货物车辆装备,发展快速化车辆装备。
四是积极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徐钢等重点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邳州港铁路专用线开通手续办理,尽快开通运营。研究推进邳州经开区铁路专用线、新沂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服务沂州焦化、龙兴泰科技、恒盛化工、新凤鸣等重点企业。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进铁路专支线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接下来市交通局重点推进哪些具体工作?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设施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我们将铁路枢纽发展和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省运输调整示范市建设等多项工作统筹推进,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铁路枢纽项目建设。加快潍宿高铁建设,推动徐连高铁和潍宿高铁联络线建设方案论证。积极推进徐菏普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徐州国际陆港建设,完善铁路铜山货场作业设施功能,建设徐连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铁路专用线是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徐钢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持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
二是大力发展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排放低的优势。稳定运行徐州至成渝、新疆、涡阳方向内贸班列,探索开行徐州至云贵、广州等方向国内点对点直达班列。2024年徐州中欧班列开行429列,同比增长16%,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国际班列开行规模,优化货源结构和班列结构,持续提升国际班列的通达性、稳定性、时效性、经济性和全程服务能力。2024年徐州海铁联运开行15702标箱,同比增长41.69%,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打造海铁联运品牌,提升徐州至连云港、上海、青岛、宁波四个方向海铁联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质效。积极推进高铁快运试点运行。
三是深化铁路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强铁路枢纽与“343”创新产业集群规划的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地加强铁路功能设施建设。优化适铁产业空间布局,强化相邻产业集聚区以及各产业集聚区内部的产业融合、开发联合、机制整合,推动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探索建立铁路与产业园区、开发区的联动合作机制。
徐州广电记者 | 陆伟 赵峰
编辑 | 李勇良
一审 | 刘楠 姚亮
二审 | 朱宸昕 许腾飞
三审 | 张清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