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2025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区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累计建成61条出省出海出边陆路大通道。


2025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现场。

据悉,2024年,我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平陆运河,累计完成形象投资约470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64.6%;全区14个设区市通达高铁,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形成区内“1—3—6小时高铁交通圈”;建成高速公路项目17个,新增通车里程约993公里、总里程达10060公里;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761公里、总里程突破15.7万公里,新增6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1669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比例分别达到99%、93.7%;民航客运航线增至316条,实现省会通、东盟通;新增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图定班列5条,线路拓展至12条,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548个港口。


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旧州江大桥。

建成57个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开通客货邮站点393个、合作线路49条;全区完成营业性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3.3亿人次、23.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5%、3.8%;全力推进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完成跨境包裹寄递量4887.6万件,同比增长127%;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86.9亿标准量,同比增长42.9%,增速全国第1;农村快递揽收量超1.1亿件、投递量超6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8%、15%;全面落实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等系列优惠政策,共减免车辆通行费、港口收费45亿元。


邮车行驶在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的大桥上。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超1万列,同比增长4.6%;全区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7.1亿吨和108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12.8%;长洲船闸年过货量突破2.24亿吨,同比增长22.1%,再次位居全国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首位。


复兴号动车组行驶在南珠高铁南玉段百合郁江特大桥。

据了解,2025年我区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平陆运河;加速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加快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等7个项目,建成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力争开工云桂沿边铁路文山至靖西段等项目;加快建成上思至峒中口岸段等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10500公里;加快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21个项目,推动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工程等7个项目完工,力争开工建设防城港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一期)等9个项目;全力推进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推进“快递进厂”,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南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推动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扩能升级,不断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规模,年内力争开行超1.1万班列;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7%以上;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2%;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加密东南亚航线,布局远洋航线,打造精品直航航线;加快推进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关键项目建设,早日打通西南水运出海通道,畅通西江—珠江水运主通道;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打造南宁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加快建设南宁至深圳高铁玉岑段等省际通道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大能力客货运输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八大提升行动”,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公路;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强互市贸易区、重点乡镇客货运场站建设,织密边境交通微循环网络。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

下一步,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将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扎实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交通运输力量。

(本文图片均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