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钱,是人的胆气,也是生活的底气。
每个人都想大富大贵,衣食无忧,自由自在过一生。
但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终归是少数,若想发家致富,唯有凭借自身的努力。
而钱,其实颇具灵性,是会选人的,不知不觉间就会流向能够驾驭和匹配它的人。
钱会选勤劳的人
《荀子》有言:“务本节用财无极。”
意思是说,勤俭节约,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赚钱,亦是如此。
一个人若是眼高手低,懒惰懈怠,每天浑浑噩噩度日。
再多的家财,也免不了坐吃山空;再高的才华,也终将一事无成。
最后,只能手心向上,靠父母亲友接济,过得捉襟见肘,毫无尊严。
正所谓,天道酬勤,上天会不吝回报那些勤劳工作、努力上进的人。
这样的人,生活自律、深耕能力、勇于拼搏、抓住机遇、踏实肯干、为人靠谱。
即便是处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也能立稳脚跟,拥有稳定不菲的收入。
俗话说得好:“人勤,穷不久;人懒,富不长。”
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勤劳的精神,是不会被过往出身和当下境遇击败的。
当你坚持和惰性作斗争,把时间花在工作、学习、提升上,穷困早已离你而去。
钱会选心态好的人
国外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一群受试者,先让他们评估自己运气的好坏。
然后再安排他们去购物中心买一件商品。
在去购物中心的路上,心理学家们安排了两个小环节:
1.在路上放一张掉落的10元美金。
2.安排一位著名的商界名人在购物中心排队。
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自认为运气不好的人,几乎都没有发现路上有人掉了10元美金,更没有发现有位名人和自己擦身而过。
而另外一组自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不仅成功捡到了钱,还在排队的间隙,和商界名人侃侃而谈,成功交换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这个实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大多是好坏参半,如果你认为自己运气不好,那么当好事迎面而来的时候,你可能视而不见,所以,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心态不好。
而一旦你认为自己运气好,你会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机会,而不是抱怨,你能快速与外界建立链接,因而更容易成功。
雨果曾说:面对现实,保持微笑,才能越过障碍抵达将来。
决定命运的不是运气,而是对待命运的心态,心态不对,到哪都是磕绊,心态对了,人生也就顺了。
▲图/CNSphoto 耿玉和 摄
钱会选认知层次高的人
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堆人去淘金,在他们为一块金子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悄悄捡起他们身边的一块钻石,扬长而去。
抢金子的人死的死,伤的伤,但找到钻石的那个人,却成了富翁。
抢金子的那帮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就根本就没人告诉他们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傅盛有一个观点: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而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超过认知以外的钱。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因为认知缺陷。
那么, 该如何提升认知?
邓宁与克鲁格在达克效应模型中,把人的认知分为4个层次: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时候会盲目自信,以为自己知道,实际上不知道,这是处在“愚昧之巅”。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只把目光锁定在了黄金上,根本不知道还有钻石这样的东西。
因此,你就要向外看,和牛人一起交流,向他人学习,来刷新自己的认知,去发现除了黄金之外,其它物品的价值。
2.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会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内心充满痛苦,跌入“绝望之谷”。
这时候怎么办?就要向内求,疯狂精进,你知道自己缺什么,就补相关的技能,来弥补差距。
3.知道自己知道。
你知道自己知道,其实也就意味着,你抓住了事情的规律。甚至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已经攀上了“开悟之坡”。
但这还不够,还要验证框架,最后能将经验迁移到其它领域,最终演绎,可以让你换业务线、换公司、换行业,都能取得成功。
4.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是认知的最高境界。这时候,更需要保持空杯心态,永远保持着求知欲,一直走在成长之路上。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
因为当趋势已经形成了,这时候反而没有太多的机会了。
只有你提升认知,认知够了,你才能看到趋势的转变,做到雷军说的“顺势而为”,让钱追着你跑。
最后总结一下:
钱,是会选人的。人追钱,追不上。而你让自己值钱,钱就会选择你,追着你跑。
本期封面: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儒风大家、 教练智库、张丽俊等
● 反邪专区
● 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