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前言
俄乌那场乱局打到现在,看着是两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背后操盘的美国打着如意算盘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俄之间仿佛在演一场“双簧戏”
美国盯着欧洲的钱袋不停“放血”,军火卖得欢,还靠能源危机狠赚一笔。
而普京这边也不甘寂寞,一边加紧打击乌克兰,一边等着从西方手里拿更多筹码。
美俄“双簧”
最近,美国又扔出了个“和平计划”,名字看上去温和平静,核心意思还是让乌克兰割肉
让乌克兰把乌东地区的土地交给俄罗斯,顺便再放弃加入北约的资格,美国给的补偿就是安全保障,帮乌克兰加入欧盟。
不过,真正的重点是让欧盟先掏出巨额资金,负责乌克兰战后的重建
按理说,这个提案对俄罗斯其实挺友好。
别的不说,把抢到的领土合法化这事,就能给俄罗斯在国际上免了不少麻烦事。
但有趣的是,俄罗斯压根没打算买账,克里姆林宫那边直接反手扔来一句:要想谈和平?行啊,先满足普京的所有条件再说。
说得那么硬气,条件却甩得更多,普京表示不光东部四地要撤军,还要让乌克兰放弃整个顿巴斯地区
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和谈条约,俄罗斯就挺占便宜的了,怎么还步步紧逼了?
这套路其实挺简单,美国递梯子,普京借梯子顺势爬的更高,一看就是冲着继续加码去的。
他们俩一边看似针锋相对,一边却让欧洲继续站在台前承担更大代价
美国这所谓的“和平计划”,根本不是为了真心调停乌克兰危机。
别看乌克兰表面上坚守战线,从国库到基础设施早都被榨空了,连战后重建要掏多少钱更是天文数字。
美国可不会自己来买单,之前他们已经放出信号了:这钱怎么花?得靠欧洲来凑
甚至连买军火、补军备的钱都得欧洲出,这钱还得买美国的武器!
直接把欧洲人的钱包划开一条大口子
欧洲这颗“韭菜”被割的就更狠了,先不提他们怎么给乌克兰输血,现在连自家人都快供不起了。
俄罗斯天然气不卖了,能源危机直接让欧洲的日子雪上加霜,美国趁这个机会大举出口液化天然气,价格还高得离谱。
看俄罗斯最近的操作就知道了,俄军突然加大了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还专挑能源设施打,直接让乌克兰的电网一个接一个“跳闸”。
到后来,乌克兰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启动全国限电,不仅让乌克兰雪上加霜,还直接给欧洲捅了个大窟窿。
欧洲这时候最怕的就是能源危机,虽然已经是春季,但很多地区还是要供暖的
俄军这一操作,直接把欧洲的恐慌情绪再次拉满,生怕这场战争再往大了闹。
美国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推出“救命稻草”,高价天然气往欧洲一送,欧洲只能咬牙把这账单卖了。
俄罗斯这打法,真是既实现了对乌克兰的压制,又帮了美国狠狠捞了一波钱,这配合,怎么看都像是一种绝妙的“默契”。
这场戏里最惨的还得是乌克兰。
打到现在,损失早就超过了承受极限。
想谈判,但俄罗斯的条件接受不了,选择继续打,但手里的资源已经所剩不多。
泽连斯基只能硬撑着打“情感牌”,一边对自己的后方喊话说:我们在替欧洲挡枪
一边给欧盟领导人上“安全课”:你们要是不支持我们,我们一垮,接下来遭殃的就是你们!
说白了,泽连斯基的套路其实是让欧洲这些国家意识到:乌克兰是欧洲的一块盾牌,你们不出钱,就等着自己挨打吧!
但即便如此,欧洲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就拿能源来说,俄乌冲突一直打,天然气的供应彻底断了,价格暴涨已经让欧洲普通家庭和企业叫苦连天。
现在还得摊上买军火、支援乌克兰这样的大单子,经济简直被逼到墙角,再加上通胀和选民的不满,欧洲的政府领导人恐怕一个个都快熬不住了。
欧洲数万民众游行抗议对乌军援
美国这次搞乌克兰,不单单是为了军火和天然气赚快钱,他们眼睛盯着的还有更大的蛋糕——稀土
那可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黄金矿”,美国这次一边围着这场战争押注,一边琢磨怎么让乌克兰的稀土资源跟自己的经济利益挂钩,为后续的全球竞争提前布局。
美俄这场“双簧”看着像是貌合神离,其实心里谁都清楚——别把对方逼上绝路。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拖延战争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美国不急着打完,继续借着战争敲打欧洲捞好处,俄罗斯也不急着赢,拖着战争就能继续施压并巩固地盘。
这局棋,美国看的是商业利益和世界话语权,俄罗斯看的是地缘政治格局,而欧洲成了里外不是人的提款机,被耗到最后还能剩下几口气谁也不知道。
这场战争的终点在哪儿?恐怕要等美俄这对“双簧搭档”赚够了,双方才会隔着大西洋按下暂停键。
但到那时候,乌克兰已满目疮痍,欧洲也早已从“同盟”变成了“债务国”。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台上的戏总有落幕的一天,而台下那些为这场秀买了单的人,只会发现自己被压榨得不仅仅是钱袋,还有未来的希望。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