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本周三(12日),特朗普分别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通话,其中和普京谈了一个半小时,和泽连斯基的通话时间稍短,但也有一个小时。
从这两起交谈的性质来看,与普京的谈话是协商,结果就是美俄达成共识。与泽连斯基的交谈是通知,告诉美俄协商的结果。
事后,特朗普还就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发表看法,他认为此事不现实。未来美俄将紧密合作,包括互访对方的国家。特朗普还透露,他将与普京在沙特会面。据称,特朗普已经下令,美方谈判团队展开和谈工作。
听到这一连串消息的欧洲,直接懵了。
13日凌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欧盟高级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准备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并表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欧洲和乌克兰必须参与其中。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直接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超过1000亿美元。
但这还不是欧洲最大损失,为了援助乌克兰,欧洲切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导致欧洲承受高价能源,进而导致欧洲工业产品失去竞争力。这些损失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结果特朗普上台,在商讨俄乌冲突解决方案时,却把欧洲甩到一边。欧洲学者直言,“这对欧洲来说是一次出卖。”
欧洲紧跟美国行动,一直都认为自己是牌桌上的玩家,没想到的,美国根本不把欧洲当回事。有网友戏称,这是“两个大人一桌,一群小孩一桌”。
从欧洲国家的这份联合声明上看,他们的措辞是严厉的,但这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深深的恐惧。
而在一众欧洲政客中,向来以“亲美”著称的冯德莱恩却一反常态不说话。这一沉默耐人寻味,显示出她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尴尬处境。
美俄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解决方式,使得欧洲国家开始怀疑依赖美国是否仍然符合自身利益。对于习惯于在美国主导下行动的“亲美”政客而言,如今的形势无疑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当前,在所谓的“极右翼”浪潮中,不听从美国号令的政党正在欧洲崛起。这些政党被贴上“极右翼”标签,实则反映了它们对现状不满,并试图改变欧洲与美国关系的方式。
在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领袖魏德尔成为总理热门人选,尽管其党派在德国政坛被孤立,但她个人却在民调中领先。
与此同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创建的“右翼联盟”已初具规模,吸引了来自各国的政要参加其首届峰会。超过两千名与会者的参与,意味着这股势力并非小打小闹,而是有可能逐渐对欧盟内既有政治秩序产生影响。这些右翼政客的聚集,目标直指打破欧洲沦为美国“附庸”的政治风向。
从目前来看,在推动俄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特朗普并不准备给欧洲留位置,即便他们为美乌“舍生忘死”。而这一决定,必将使美欧的裂痕不断加深。但矛盾的是,出于对俄罗斯的畏惧,他们又离不开美国,只能老老实实地当美国的“血包”。
至于泽连斯基,三年前的他风光无限,现在却乏人问津。停战之后,乌克兰必将重新举行大选,目前依最新民调,扎卢日内遥遥领先,泽连斯基仅居第四。而新总统、新政府未必会放过泽连斯基,要么逃亡海外,但恐怕也难逃追杀。
照特朗普的性格,泽连斯基已没有剩余价值,不可能给他政治庇护,下场未必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