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开年失利。
2025年春节档,《哪吒2》票房断层夺冠,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创新高,相关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万达电影则略显落寞——不仅未参与《哪吒2》投资,其重点押注的《唐探1900》,在《哪吒2》的强势冲击下,声量微弱,被狠狠抢了风头。
然而,万达输掉的不只是票房,还有业绩。
业绩预告显示,万达电影2024年预亏8.5到9.5亿,与上年同期盈利9.12亿元相比,大幅下滑。
图源:万达电影公告
而2024年,正是柯利明正式掌控万达电影的第一个完整财年。
这位神秘的80后投资人与马化腾做生意、给恒大“输过血”、掏出20多亿元驰援王健林。身为儒意影业老板的他,出品了《你好,李焕英》等热门影片。在影视内容投资上,表现出不俗的判断力。
但从万达电影下滑的业绩来看,柯利明在掌舵这样一艘承载影视产业链上下游的大船时,似乎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高度重视投资回报的他会不会选择中途“下船”?
而他的搭档,现任万达电影董事长的陈祉希,从演员转型至制片人再到企业管理层,她真的有能力在电影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力挽狂澜,带领百亿市值的万达电影走出困境吗?
图源:万达电影官网
“资本玩家”柯利明入主万达电影 六成靠贷款
柯利明1983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一个小镇。少时的他练过武术,偶像是李小龙。
初中毕业后,柯利明赴澳大利亚留学,主修风险管理学和货币银行学,毕业后在香港的对冲基金担任高级分析师。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亚洲,柯利明于是投身影视领域。他带着200万元,投奔哥哥柯久明的广告公司,并将公司更名为“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公司”,也就是后来的儒意影业。
起初,儒意影业涉足电视剧领域。柯利明凭借投行思维,对电视剧成本和盈利前景判断敏锐。这一时期,儒意影业策划出品了《铁齿铜牙纪晓岚4》《李春天的春天》《刀客家族的女人》等热门电视剧,在业内声名鹊起。
随着电视剧市场逐渐饱和,柯利明又将目光转向电影市场。2013年,柯利明投资的第一部电影《致青春》票房大卖。此后儒意爆款频出,《琅琊榜》《芈月传》《老男孩》《小时代》《你好,李焕英》等热门影视作品背后都有柯利明的身影。
儒意影业一跃成为电影圈知名出品方,柯利明萌生了将公司资本化的想法。
不过,公司的资本之路十分坎坷:
2014年,中技控股计划以15亿收购儒意影业,不过该公司后来因业绩暴雷、财务造假等原因退市,儒意影业上市之梦随之落空。2015年,天神娱乐旗下并购基金以13.23亿元收购儒意影业49%股权。但收购不到一年,天神娱乐又以16.17亿元将其转卖给达禹资产。
2020年,柯利明的人生轨迹和马化腾、许家印交汇在一起。
当年,由恒大和腾讯联手成立的恒腾网络收购儒意影业(包括南瓜电影),儒意影业由此成功借壳上市,柯利明成为恒腾网络第三大股东。
然而,几个月后,恒大债务暴雷,恒腾网络股份被抛售。此后,恒大一路减持,直至清仓。
2021年,恒腾网络更名为“中国儒意”,柯利明担任公司董事长。
柯利明与儒意的入主是万达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2023年7月,中国儒意以22.62亿元的对价接手了万达投资49%股权。同年12月,儒意投资又受让了万达投资剩余51%的股权,转让价款共计21.55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与儒意投资合计持有万达投资100%股权,进而持有万达电影20.03%的股权。柯利明作为儒意投资的实控人,通过万达投资间接控制万达电影20%股权。
不过,柯利明入主万达电影的资金构成来看,其资金实力或许相对有限。
购买万达投资51%股权的交易对价21.55亿元,其中8.62亿元为柯利明自有资金,剩余12.93亿元则是通过儒意投资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且可能需质押交易所得的万达投资股份。
这意味着柯利明收购万达电影股权时,较多资金依赖外部借贷,后续偿债压力不小。这种资金状况给万达电影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变数。
儒意深度依赖腾讯尚未“自立” 难为万达电影“雪中送炭”
腾讯与中国儒意的合作,始于2021年恒大撤资。
此后,二者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最新数据显示,腾讯持有中国儒意20.36%的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在腾讯的支持下,中国儒意逐步确立了“影视-流媒体-游戏”三大主营业务格局,分别依托于儒意影业、南瓜电影和景秀游戏三家公司。其中,流媒体和游戏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是由腾讯贡献的。
南瓜电影最初是一个聚焦惊悚恐怖题材影视资源的平台,其功能近似“人人影视”,大量片源都缺乏版权支持。影视正版化改革后,盗版侵权问题成为困扰该平台运营的核心问题。彼时,股东腾讯出手,在2021年与南瓜电影展开合作,将腾讯独家版权的影视作品授权给南瓜电影。
但腾讯的授权实际上只是多了个渠道,腾讯会根据“视频总播放时长占比”从南瓜电影当月确认的会员总收入中分走相应比例。也是就说,南瓜电影的收益主要依赖于腾讯的独家版权内容。2022年以来,中国儒意并未公布过南瓜电影的会员数量和收入新数据。
线上游戏业务方面,儒意和腾讯在2023年订立了基于游戏发行、运营和营销合作的三年战略协议,未来3年儒意应交付腾讯的总金额的建议年度上限为每年10亿元,而2022年年框中的建议年度上限金额在2022年-2024年分别为3亿元、4亿元和5亿元。
2024年3月,景秀代理发行腾讯游戏《仙境传说:爱如初见》。截至2024年上半年,该游戏总注册用户达到155万,成为当年中国儒意游戏业务的重要支柱。《乱世逐鹿》和《传奇天下》两部游戏同样依赖腾讯提供的覆盖超8亿用户的全方位扶持,一旦失去了腾讯游戏的支持与庇护,景秀游戏的实际水平可能难以跻身行业中上游。
综合来看,中国儒意是柯利明一手带大的“亲儿子”,尚未实现自立。儒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入主万达,很难为万达带来“雪中送炭”式的帮助。如何让儒意实现自身业务的独立成长与有效规模盈利,恐怕是柯利明目前更加关注的问题。
巨额商誉风险高悬、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万达电影负重前行
观影业务是万达电影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高达58.53%(据2024年三季报)。但从国内趋势来看,观影业务已不算一门好生意。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较2023年下降22.6%。观影总人次10.1亿,较2023年下降22.3%。另据猫眼研究院,2024年全国观影人口约4.65亿人,同比减少16%;人均观影2.17部,同比减少8%;高频观影用户明显减少。
图源:猫眼研究院
业内专家指出,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非节假日时段,部分影院的场均观影人次甚至不足5人。
同时,万达电影依赖的“文娱地产商圈”模式,在众多商业地产开发商的效仿下优势不再,消费者不再将其作为休闲出行的首选,需求量显著下滑。
这一低迷趋势也反映在万达电影2024年的业绩预告中:公司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57.2亿元(不含服务费),较上年同期下降24.3%,观影人次1.4亿, 较上年同期下降23.7%,同时影院传统非票房收入也受到人次下滑影响。
除了体量呈下降趋势外,观影业务本身的毛利率也不稳定:万达电影的观影业务收入毛利率在2021年为4.87%,2022年为-10.88%,到2023年大幅上升到4.32%,到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又下滑到2.46%。
对万达电影利润影响更大的,是公司计提了约7亿元至8亿元的减值准备。2024年业绩预告虽未披露具体的减值项目,但从过往情况来看,万达电影的减值主要发生于商誉和存货。
巨额商誉减值,是长期拖累万达电影业绩的老难题:
2018年,万达电影累计商誉一度高达134.91亿;2019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万达电影巨额商誉爆雷,全年计提商誉等资产减值准备高达58.98亿,导致净亏损47.29亿;2020年度,万达电影再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近36亿元。不过,即便经过连续大额计提,截至2024年三季度,万达电影账上的商誉规模仍有43.74亿元。
此外,与“轻资产运营”的光线传媒相比,万达电影的劣势显得更为突出:
据2024年三季报数据,万达电影因影院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达到66.75%,而光线传媒资产负债率仅为12.24%,远低于行业均值(30%-40%)。
80后“美女制片人”接下董事长重担 尚未找到破局之法
2024年,柯利明入局万达电影后,将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也拉了进来。
由此,陈祉希成了万达电影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掌门”。
1982年出生的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0级表演系,后又取得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学位。早期参演过《又见花儿开》《走出蓝水河》等作品,但在2010年毅然转型,涉足制片人工作。《人再囧途之泰囧》《唐人街探案1》《你好,李焕英》等爆款影片背后,都有她的身影。
虽然在影视项目制作投资上成绩斐然,但从“美女制片人”摇身变成“百亿市值公司掌门人”,这一身份转变带来的挑战巨大。面对增强放映业务竞争力、优化财务结构、提升爆款输出频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等等难题,陈祉希似乎还没找到破局之法。
写在最后:《哪吒2》爆火驱不走影视行业的寒,万达电影前途难料
截至发稿,《哪吒2》票房已逼近百亿,说明观众的需求仍在,影院并非没有市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爆款”的虹吸效应日益凸显,头部电影瓜分掉绝大部分票房,大多数中小影片的体量无力支撑影院日常运营。春节档、国庆档等高峰期的票房不是影院生存的关键,日常上座率才是命脉所在。
从2024年业绩预告看,多家电影公司仍在艰难前行。
华谊兄弟预亏1.97亿元-2.96亿元;横店影视预亏9000万元—1.2亿元;博纳影业预亏8.81亿至6.37亿;中视传媒全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9%到84%。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万达电影若想逆袭,不仅要突破自身困境,还需在行业寒冬中找到独特的发展路径。柯利明、陈祉希这对老搭档能否找对方向、盘活资源,带领万达电影走出困境,仍充满疑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