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后至2月13日收盘,《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以彪悍的姿态涨超190%,市值达849亿元(116.5亿美元),正式冲击千亿大关!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需再来一个涨停。

巍巍乎高哉!

于是不少怀疑的声音传来:就《哪吒2》一部电影能创造多少价值?一个影视公司凭什么涨到这个地步?

意思不外乎——有泡沫。

不过作者整理了好莱坞大厂的市值,发现光线传媒目前的市值还不及人家的一个零头

2月13日,《哪吒2》连续击败《金刚狼与死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黑豹》、《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票房挤进全球影史前17。

如单论动画片赛道,已经跻身全球影史TOP3,问鼎榜首几乎是板上钉钉!

而《哪吒2》的票房仍然以工作日单日5亿元左右,周末7亿元左右的速度突飞猛进。毫不夸张地说,它已经和好莱坞大厂同台竞技,甚至后来居上了。

这样的成绩却仅占一个零头的市值,真的是泡沫吗?



迪士尼摸得我摸不得?

据美国知名金融投资网站Investopedia 2024年9月24日发布的数据,以下是四家全球前列的影视公司市值:

1、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市值1810亿美元,相当于光线传媒的15.5倍

2、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有环球影业,市值1536.4亿美元,相当于光线传媒的13.19倍

3、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有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业务,市值1036.6亿美元,相当于光线传媒的8.9倍

4、AT&T,曾收购了拥有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时代华纳,市值1370.2亿美元,相当于光线传媒的11.76倍

其中最有参考意义的是迪士尼,该公司成立于1923年,由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和罗伊·迪士尼(Roy Disney)兄弟共同创办。公司从动画制片开始,逐渐发展成了涵盖各个娱乐领域的跨国巨头,并且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全球化布局,继续引领全球娱乐产业的发展。

目前,迪士尼主要的业务板块包括:电影、流媒体(Disney+)、主题公园和度假村、消费品和授权。

其中,(动漫)电影是集团的核心,其他业务实际都是基于(动漫)电影的衍生。

而现在的光线传媒,就仿如年轻的迪士尼。

导致迪士尼成功的核心因素有两个:

  1. 优秀的作品;大国崛起的时代红利。

这两个核心要素,恰好光线传媒也具备。

二者随着《哪吒2》在影史票房记录榜上的不断突破擦肩而过,即便不是新旧交替,至少也是同台竞技。前者有着辉煌的过去,后者有着充满想象的未来。

而股票,买的恰恰是未来。



背后是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崛起

上一次中国电影受此瞩目,还是2000年《卧虎藏龙》以1.28亿美元的北美票房打破好莱坞外语片记录。

那时中国和美国尚处于蜜月期,无论经济、科技还是文化产业,中国还遥遥望不见美国的车尾灯。

对毫无威胁的后起之秀,人们总是不吝给予善意。

《纽约时报》盛赞道:“这不仅是一部武侠片,而是一部充满哲思、情感与美学的艺术作品。”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评价:“它不仅仅是一部武侠电影,而是一个史诗般的传奇。”

好莱坞暴力美学掌舵人、《低俗小说》导演昆汀表示:“这部电影影响了西方电影界对东方武侠片的看法,李安的拍摄方式非常具有艺术感。”



《这个杀手不太冷》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甚至这样说:

这是一部真正改变电影史的电影。

实际上娜塔莉·波特曼的这句赞誉送给15年之后的《哪吒2》更加合适。《卧虎藏龙》以及其它中国电影在好莱坞获得的所有赞美,实际上都有一个定语——外语片。而外语片只是好莱坞的边角料,是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大片的点缀。

但这一次,《哪吒2》真正撼动了好莱坞的统治霸权,其背后是中国动漫工业的整体崛起。

2月12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讨论《哪吒2》的火热,称“中国好像不需要好莱坞了”。

这一观点,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

根据公开信息,共有400多家公司、4000多人参与了《哪吒2》的制作。这折射出中国动漫产业人才的充沛,以及产业链条的完备(可选择性)。

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目前我国动画制作相关企业超18.3万家,54.6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至10年内。

这为“中国版迪斯尼”的诞生和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从昨日起,《哪吒2》陆续在海外上映,并与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4》正面交锋。目前得到的信息是——《哪吒2》上座率完胜《美国队长4》!

有观众在观影时激动得流泪,BBC等主流媒体也相继做出正面报道。一旦这股海外旋风成型,它将摧毁排片壁垒,为《哪吒2》争取更多荧幕。至于这部来自中国的动画片能走到什么地步,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

进击吧,《哪吒2》!

进击吧,中国电影!

提醒: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悉尼上座率超《美国队长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