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全球摩托车业务简报中,清晰阐述了自身的期望与目标。其中,一项宏伟的长期目标是,计划在 2030 年占据全球市场 50% 的份额。
据摩托车业务部门负责人加藤明和三原民木介绍,本田目前每年生产的摩托车数量超过 2000 万辆,占全球摩托车销售总量的 40%。本田预测,摩托车新车数量还会持续增长,到 2030 年,全球摩托车市场每年的新增量将达到 6000 万辆。从长远规划来看,本田希望将自身市场份额提升至 50%。
在市场分布方面,亚洲市场目前在销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占本田摩托车总产量的 85%。预计到本财政年度结束时,亚洲市场的销量将达到 1720 万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欧洲和美国市场的销量总计仅 120 万辆,占本田总销量的 6%。不过,欧美和日本市场销售的车辆大多为高价车型,利润水平远高于其销量占比。2024 年,本田在 37 个不同国家的销量均创下历史纪录。自 1948 年开始生产至 2025 年底前,该公司预计总销量将达到 50 亿辆。
在欧洲市场战略上,本田计划重点销售更高价格、更大排量、更高端的车型,并增加更多共用底盘和发动机平台的车型,以此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未来计划重点聚焦于本田此前透露的增压 V3 底盘发动机平台。
在电动自行车领域,本田希望到 2030 年将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提升至每年 400 万辆,重点关注城市娱乐小型车辆。通过增加共用零件以及在印尼设厂,本田旨在降低成本,实现更低售价。
然而,本田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其竞争对手不仅来自国内几大厂商,印度的几大摩托车品牌也实力强劲,不容小觑。印度其它可以不行,摩托车是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