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四处出击,两大邻国遭殃,真正目标是中国?8年时间过后,巴拿马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美国的奸计终于得逞?巴拿马总统亲自向中国作出解释,退出决定并非受到美国的影响,又究竟是真话还是假话?面对华盛顿方面的四处出击,中国的破局之道又到底在哪里?
01.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倡议?
众所周知,特朗普的上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外交路线,特别是在地理位置上“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那些国家,纷纷遭受了来自美国的大压力。例如与美国存在接壤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在第一时间遭受了来自特朗普的25%关税,这完完全全是一种“无妄之灾”。
同时,特朗普还在第一时间放出风,要求其北部邻国巴拿马将巴拿马运河交给美国管理,因为只有这样做才会符合“美国利益”,否则,美国方面不排除采用军事手段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时期,特朗普还宣称,美国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巴拿马运河落入中国或者其他的什么“坏人”手中。
面对这一赤裸裸的挑衅行为,巴拿马总统做出了极其强硬的回复,表示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永远会归于巴拿马人民,巴拿马方面不会“屈服”。
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访问巴拿马,并且当着巴拿马总统的面表示:美国总统并不希望在“中国影响力在该区域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维持巴拿马运河的“现状”。紧接着就有消息传出,巴拿马方面准备退出由中国方面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02.巴拿马为何这样做?
而对于此事,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声称,这一决定并非临时做出,在此之前,他就已经评估了与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且提前90天提交了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本文件,而这一行为也不意味着巴拿马方面会与中国进行断交。
尽管从明面上看,巴拿马方面所做出的这一决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也表达出了不想与中国“绝交”的期许。但从实际情况上来说,巴拿马之所以变脸得如此之快,背后肯定离不开来自美国的施压。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特朗普本人是一个典型的孤立主义者,那么他的执政思路,必然会有着典型的门罗主义符号,奉行“美国人的美洲”思维。因为想让美国“专注国内”,那么美国就必须对周围邻国进行“打扫”,拔除掉主要对手的影响力,而巴拿马运河本身也是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在上台之前,特朗普就不止一次地针对巴拿马运河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美国能够“收回”这一战略要冲。
而在真正就职总统之后,第一时间就派出鲁比奥进行“访问”,也充分展现出了他的重视态度,但鲁比奥的表态,却是实打实的“威胁”。如果我们反过来理解,那么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如果巴拿马继续与中国靠近,那么美国就要开始考虑改变巴拿马运河的“现状”了,而巴拿马运河对于巴拿马本身而言,又是实打实的财政收入支柱,只能顺应美国方面的意愿,主动与中国“撇清关系”。
这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的惯用伎俩,通过政治施压,倒逼外国政府作出政策调整,这种非直接式的干预,也不会让美国背上“干涉他国内政”的政治压力。
而对于巴拿马来说,这种临时改变主意的行为显然是有些背信弃义,所以就需要一个有足够大的政治能量的人出来安抚中国,否则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巴拿马方面不仅拿不到中国的投资,也容易夹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两头受气,而这也是像巴拿马这样的处于“大国夹缝”当中的小国,必然要面临的危机。
除此之外,离美国“太近”所带来的灾难,绝非特朗普的几句威胁而已,因为美国在历史上真的对巴拿马发起过军事行动。
03.中国应该怎么办?
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巴拿马的“跳船”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美国的衰退进一步加速,加速战略收缩之后的美国,必然会将战略重心放在其周边邻国之上,遭殃的就会是像加拿大,巴拿马这样的邻国了。
但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就特朗普的性格而言,如果针对巴拿马的施压起到了效果,那么,特朗普就极有可能在欧洲方向,使用同类手段的威胁,以防御俄罗斯的军事部署刚需作为筹码,要求欧盟国家与中国进一步划清界限,这将直接影响到中欧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必须提前做好打算。
从这一系列的手段上看,如今回归的特朗普2.0,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之内,在对华态度上更加的强势了,已经不止将中国视作是战略对手,而是威胁更大的“潜在敌人”。由此我们也能预估,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当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将进一步加剧。
更值得警惕的一点是,在特朗普的认知当中,如果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那么,美国与俄罗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他本人也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提到,自己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如果俄乌冲突因为特朗普而调停,俄罗斯也获得了足够多的利益,那么中国就应该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惊涛骇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