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后这个新年算是画上了句号,很明显能够看到今天早上地铁人多了、路上车多了。
2025年正式拉开序幕,回到西安楼市,利好信号释放下更需要大家关注市场趋势。结合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的整理分析以及数据机构的信息,发现才开年西安楼市就已经出现相对明显的变化,可以说是惊喜与意外并存。
一方面,均价2万+的趋势下,1.4万元/㎡以下刚需楼盘加速供应;
另一方面,200㎡及以上房源“失宠”,存量积压破400万㎡。
为啥变化这么“极端”?咱一起来看看!
惊喜丨均价1.4万+房源重回市场
先来说说通过开年数据看到的市场“惊喜”。
西安1月的市场供应数据显示,17盘次上线供应,共计1834套房源选择,整体均价在21246.97元/㎡,供应的10个区域中,6区域均价已经超过2万元/㎡,其中高新、曲江均价已经超过2.8万元/㎡。
在一众均价2万+元/㎡左右的供应房源中,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惊喜发现3项目930多套房源均价在1.4万元/㎡左右,直接占据1月住宅供应半数,这在改善趋势占据主导权的新房市场下,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
3盘分别是浐灞国际港的颐合苑、泰悦府·春鸣和未央区远洋未央华府,整体面积主力均120㎡及以下,其中泰悦府·春鸣均价13394.91元/㎡,让人梦回多年前。而之所以这些低总价中小户型会集中在开年出现,政策趋势和供需关系成为两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是在目前的利好政策和新型城镇化趋势的带动下,西安作为西部的重要中心城市,接下来将吸引更多新市民和年轻人前来。除了少数高精尖人才进入会在首次置业中就选择高价格高品质楼盘外,更多人的首套还是以满足自住为需求,因此在开年选择中小户型供应,有助于吸引更多刚性购房需求。
另一方面从目前市场的供应和存量房源来看,改善类的新房存量较大。成交端来看,1月面积140-150㎡占比较大,共计18%的占比。
而近1年的数据中作为住宅成交的主力,建面120-140㎡的房源量也是平均维持着23%的房源占比。存量端的产品面积占比更是以130-144㎡和200㎡以上为主,100㎡及以下的刚需类房源存量较少。
但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家对于市场的预期,购房者对于改善类新房的观望程度较高,更多改善购房者入手速度明显减缓,相对来讲低总价中小户型供应可以更好的吸引刚需类买家,进一步激活楼市热度。
但是这里还需要购房者注意,就目前供应的3个项目来看产品端的优势相对较弱,主要还是以低总价取胜,因此在购买前还是要注意关注房企实力以及对周边产品进行综合对比,以确保入住的质量。
意外丨200㎡以上户型“积压”了
再来从供求结构变化中看到的“意外”。
1月,西安主城商品住宅库存量为1355万㎡,环比-2.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3万㎡,整体去化周期为21个月左右。
就区域来看,因为去年高新、浐灞国际港的浐灞板块供应量极大,因此库存量也有所积压,但无须担心,这些热点供应板块流速相对较快,尤其是区域内特点较为明显以及性价比优势较高的住宅,随着年后一切步入正轨,去化率会十分明显。
就面积段分布来看,却有意想不到的数据变化,在越来越多房企追求大面积高端改善产品的背景之下,如今200㎡以上的住宅存量却超过400万㎡,且存量最大。
按照500㎡一套的面积来算,意味着豪宅存量有8000套,这数据让多少开发豪宅的房企头大。
仔细分析,产品、价格以及供需匹配度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传统定义来讲,面积越大住宅品质越高房价也就越高,但这点在西安的市场上却不太行得通。
虽然目前市场已经不限制房价,但对开发商开盘的去化率有要求,此外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西安购房者对房价上涨的抗性让房价即使稳中有升,也不会幅度太大。这就导致如果房子的面积越大,价格又在低位徘徊,品质很难保证,甚至出现减配缩水的情况。
同时,大面积产品的主要客群为高圈层群体,这类群体的规模有限并且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地段配套的要求以及唯一性、稀缺性等要求更高,而想要同时满足这几点,难度也是不小,因此部分大面积产品去化难度进一步增加。
而从1月的库存数据来看200㎡以上的大面积房源去化周期或许还会进一步拉长,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高品质、高圈层的产品出现,与老产品拉大差异。
另一方面,部分面积跨度大的社区,如从百平米以下刚需到三百平米大改善均有产品规划的社区,大户型会被高净值人群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优化掉或不再备受关注。
以1月各区域的供应来看,曲江新区、曲江大明宫、航天基地以及高新的供应面积已经在200㎡左右,甚至曲江新区供应的房源面积均在300㎡以上。面对积压量较大的库存,1月供应的200㎡及以上房源并不多,能看出房企在进行销售策略的调整。
不过,随着如曲江九曲松间、大明宫金茂府这类优质大面积房源的再次供应,对区域的终极改善产品来讲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终极改善的舒适度圈层、科技住宅带来的品质感等等,一定程度上会吸引部分高圈层买家关注,让他们进行更优的资产配置。
能发现,在市场改善化趋势的不断影响以及市场逐步转向“质量优先”的大背景下,未来大户型产品回归理性定位时,依旧会成为更多高端改善置业者的优选。
因此对于房企来讲,打造纯粹的大改善住宅成为趋势,并且对于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打造高端改善的重点。
而对于购房者来讲,在低总价大面积的“诱惑”下,更多的要关注社区的纯粹性、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找到产品设计优、户型品质强的好房更重要。
小户型猛放量
大户型被积压
这样的极端变化
你有什么想说的
文末留言一起聊聊
注:文章部分数据及图片来自克而瑞陕西,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