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茨科镇红中村以服务村民为宗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双茨科镇红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乡村产业,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建强队伍、兴办实事、强村富民中认真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温室人参果 李佳乐(实习生) 摄

红中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日光温室产业,调整优化茬口结构、品种结构,多茬种植,差异化上市,带领群众产业致富,建成日光温室300座,棚均收入达8万元以上。发展设施农业,2024年全村7900亩,71眼井全部安装滴管,滴灌铺设做到了全覆盖,全村年节水量达8%左右。依托4240亩高标准农田,引进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辣椒、茴香、葵花等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开拓多途径增收。

生态宜居,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完成主干道路通道绿化10公里,农户庄前栽植桃李杏1500株,建成小游园1个,切实做到了应绿尽绿,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卫生整治,扎实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意识明显增强。


辣椒示范点 杨燕 摄

民生为本,共筑美好新未来。红中村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序推进全村44户村民在上东鹰村搬迁点搬迁,做好入住后工作,让搬迁村民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切实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中村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扩大特色种植规模;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以文化振兴为引领,挖掘本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推进移风易俗;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关爱特殊群体,努力实现红中村全面振兴!(记者:杨燕 实习生:李佳乐)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

责任编辑:闫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