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戴季陶便以死明志吧!”

说罢他竟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河中,如果不是被附近热心的群众给救了下来。

恐怕这位被称为民国文胆的人物就要殒命于此了,他跳河的理由是因为爱情。

为了爱情这么冲动也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他的爱情却是一个畸形的故事,他和自己妻子的外甥女竟然相爱了。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又是怎样的?



畸形的爱情

“季陶,你来看一下这是我的外甥女,以后就在咱们家住了。”

妻子拎着大包,后面跟着一个羞羞怯怯但是长得非常清秀的女孩。

她的名字叫赵季官,此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和眼前这个男人结下不解的孽缘。

相信戴季陶这个名字大家不会陌生,在民国时期他可是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就连蒋介石都对他非常的尊重,有很多事还有询问他的意见,可谓是风光无限。

那么实际上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就非常的好,这也让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为他日后的成功做了很大的铺垫,生活在满清腐朽的社会当中,这让他对时局感到非常不满,于是便开始写文章抨击清政府。

在此期间他也认识了很多革命人士,跟随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东奔西走,完全就是一个热血青年的样子。

只不过后来在中山先生去世后,他开始扭曲革命的理念,将矛头指向了我党。

他和妻子钮有恒的相遇也是因为革命,两人在当时都对于时局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的他还年轻,还有着一身的冲劲,但是他身上其实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

这一点在两人结婚之后暴露无遗,也成为了两人之间感情变得冷漠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两个人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感性的。

钮有恒属于前者,并且对待爱情非常的认真,戴季陶在革命事业中受到挫折之后,总是她在身边为她加油鼓励。

但是戴季陶却始终对感情不是很老实,本来身居高位身边仰慕他的女子就不少,加上他的性格也是风流倜傥。

两人在有了孩子之后,感情就开始变得冷淡,妻子干脆直接去佛堂中修行,眼不见心不烦。

没有了妻子的管制,他更是放飞自我了,在之后的时间里妻子因为工作原因要去别的城市。

但是还放心不下自己的这个丈夫,于是竟然想了一个昏招,让自己的外甥女来家里照顾丈夫。



这可造成了大麻烦了,两人竟然走到了一起,这是任谁也无法想象的事情。

随着妻子走了之后,戴季陶看着眼前这个妙龄的少女是越看越喜欢,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沾花惹草,这种习惯他一直没有改掉。

于是他便开始慢慢的这个女孩子展开追求,没有妻子在家他的行动自然可以顺利又大胆的进行。

赵季官只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哪里懂得这感情里的道道。



最终结局

戴季陶作为一个情场老手,拿捏一个小姑娘不是轻轻松松的吗?

他经常将赵季官叫到房间中嘘寒问暖,和她谈论文学等方面。

赵季官一看眼前的这个男人知识竟然这么渊博一肚子的墨水,顿时感到非常的崇拜。

于是便经常在戴季陶写字的时候在一旁为她磨墨,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随后戴季陶向她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小姑娘愣在当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她的心里经过这长时间的相处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眼前的这个男人。



在深思熟虑之下她答应了戴季陶的追求,很快妻子就从外地回来了。

但是女人的直觉往往是很准确的,她一回来就看出了事情的不对劲。

两人之间肯定是有事的,但是为了这个家庭她选择不说破,但是她的心里很清楚。

妻子帮忙瞒着丈夫的花边丑事,这倒也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

但是这件事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大家的眼睛呢?很快这件事传开了。

两位当事人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首先是女方这一家,一方面是认为自己的家庭根本配不上戴家,另一方面是认为这样的行为的确是说不出口。



戴家也认为这样的行为有辱家风,所以这段感情遭受了很大的阻力。

戴季陶为了证明自己对女孩是真心的,竟然不惜用自杀的方式。

虽然轰动很大,但是并没有改变女方家庭的态度,执意要将女孩嫁给别人。

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之下,赵季官竟然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跑到了戴家当妾。

这样的行为可把父亲气坏了,但是眼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也无可奈何。

而妻子看到这一幕也清楚,丈夫的心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与其这样耗着,倒不如放开手让两人在一起。



于是她对于这场畸形的爱情并没有加以阻拦,对这个妾的态度倒也是非常不错。

直到后来,妻子去世,这一件事虽然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在不久之后他就把赵季官的位置转正了。

明媒正娶进了自己的家中,宴请了很多人,场面非常的隆重。

但是大家对这段感情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追求爱情是件好事。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爱情根本就是畸形的。

但是最终在戴季陶自杀的时候,赵季官也是真的想要随他一起去了,只不过被人救了下来。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 第二卷》[M]. 中华书局, 2011-07: 535-541.
高萍萍、顾武英. 《孙中山与戴季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8: 11.
李迅. 寻找戴季陶遗骨秘闻[J]. 《共产党员》, 2009-03-03, (5).
范玉亮. 戴季陶早年思想与活动研究1926[J].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