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国家医保局突然发声,说不缴纳医保,等于是自愿放弃了10项待遇。
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了一篇题为《广大城乡居民 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医保待遇》的文章,内容先是列举了两个对比案例,一个是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朝阳村张某从楼上跌落,因为没有交医保,30余万元治疗费用都要自费。另一个是云南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云云,身患“地中海贫血”,因为交了医保,53.53万元治疗费用,医保报销了36.85万元,个人只出了16.68万元。
紧接着,不交医保,将放弃的10项待遇。第一,不交400元的费用,670元的财政补贴也没有了。第二,住院无法报销,云南报销比例高达70.84%。第三,大病无法报销,云南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一起报销,可以达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第四,普通门诊也无法报销。第五,门诊慢特病无法报销。
第六,享受不了医疗救助待遇。第七,新生儿不交,无法享受立即报销待遇。第八,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不了。第九,辅助生殖项目报销不了。第十,享受不了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如果你不交医保,你去医院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自掏腰包。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地方的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是到2024年12月31日,但后来又有很多地方延期到了2025年2月28日。所以,缴费期进入了倒计时。
国家医保局亲自下场喊话居民不要放弃医保,非常罕见,难道是居民医保征缴不顺利吗?目前还没看到这次的居民医保缴费数据。但有些地方已经完成了征缴,比如湖南道县,说常住人口参保率106.13%,全面完成医保征缴工作。
还有这两天召开工作调度会的,比如安徽宿州医保局就说对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攻坚。当然,更多的地方是发文提醒居民医保缴费即将截止。
从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居民医保的征缴工作难度确实在加大。1月中旬,甘肃人大网披露了《关于推进全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提出,由于受经济收入、健康意识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参保意愿有所下降,存在主动弃保、选择性参保等现象,参保扩面难度较大。
实际上,这些年,不少地方的居民医保基金已经出现了当期赤字,也就是支出大于收入。比如2024年,北京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结余为-5.26亿元,天津当期结余为-13.6亿元。连经济发达的直辖市,都出现了居民医保赤字,那其它经济欠发达,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居民医保基金的结余压力不是更大。
从全国层面来看,压力也不小。2023年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结余只有112亿元,2024年为519亿元。
医保本身就是为健康买的一份保障,起到兜底的作用。如果用不上,那说明你的身体很健康,值得庆祝。而一旦生病了,那报销的医疗费用其实很容易覆盖个人缴纳的费用。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居民医保还是尽量参保,不要轻易断缴。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收入低或收入来源不稳定的人群,缴费负担重。所以,还是要通过医保改革,来照顾到更多的人群,减轻缴费负担,提高参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