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锟,此人极具传奇性,从一个推车卖布的布贩子,到中华民国大总统,一生充满着传奇。有人说他是“贿选总统”,但人家从选举程序上是合法的,正如当时有议员说,花钱选总统,总比拿枪威逼着选强(参照袁世凯)。当上总统后,由国会起草并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对后世的制宪产生深远影响。从1916年任直隶督军到1923年出任大总统,他主要驻节保定,是名副其实的“保定王”,在这里大兴土木,修机场,拓宽修整道路(保定修路的始祖),度过了人生一段风光岁月。曹锟是一个刘备式的人物,外表憨厚,内心聪慧,知人善任,是直系的灵魂,善战傲慢的吴佩孚是他发掘提拔的,并一直甘居曹锟之下,不得不说曹锟用人很有一套。今天谈谈曹锟在保定的一些轶事。



北洋“末代总统”曹锟

一、保定府城门受辱。

曹锟出身低微,其父是天津一贫穷船工。曹锟年轻时从事着布贩子这一很有前途的工作,成日里拉着布匹沿街叫卖。一日来到保定,在城门被守城大兵谩骂、嘲讽,不让进城。受辱后的曹锟愤而投军,后来依附袁世凯发迹。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感谢恩人,更要感谢激你奋进的仇人。升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常驻保定,也有着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的感觉。想当年你不让我进城,现在我风风光光地随便进出!



巍巍保定府

二、营建“光园”。

曹锟在保定城南修建了一栋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500平米的公馆,因他很仰慕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将这所公馆命名为“光园”。曹锟在这里举办过寿宴、接待过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程砚秋等京剧名角,以及张学良等各省军政要人。北伐胜利后,被钱大钧改造成蒋介石的行宫。解放后回到人们手中,200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修缮一新,来保定可以去看看。



2021年修葺一新的光园

三、创办河北大学。

曹锟虽然识字没有一箩筐,但很敬重文化人,尊重知识分子。1921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创办了一所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校长由曹锟之弟直隶省长曹锐兼任。聘请许多学界名人出任教授,每月薪酬几百大洋,堪比师、旅长薪资。教授工资从不克扣、拖延,每到发薪日,都是用红绸包好大洋,恭恭敬敬发给教师们。所以当时的河北大学师资力量很强,学术氛围浓烈!可惜因局势动荡,10年后解散。现在的河北大学是从天津工商学院发展而来。



铸有曹锟头像的银币

四、修建城南公园。

1921年,曹锟在保定南关外“西刹秋涛”旧地扩建为占地六百余亩的“城南公园”,百姓称作“曹锟花园”。他从圆明园拉来不少太湖石做装饰,历时一年才建成。当时直隶闹灾荒,民不聊生,曹锟雇佣大批灾民修建花园,管吃饭还有工钱拿,算是“以工代赈”吧。当时就有“曹锟公园养穷人”的说法。该公园水榭歌台、亭台楼阁、繁花锦簇,美不胜收,堪称一时之盛。曹锟允许普通老百姓来花园游玩,这点很沾地气儿。建国后改为人民公园,后来改为动物园。只有在动物园内仍旧矗立的太湖石,好像在诉说着这座公园的时代沿革、兴衰更替。



曹锟花园遗迹

五、六十大寿闹笑话。

1921年阴历10月21日,曹锟在保定过60大寿,他当时已是权势煊天,作为直系老大,拥兵十几万,势力遍及全国十余省。当时的保定府华盖云集,军政要人齐聚,热闹非凡。曹大帅还请来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程艳秋、尚小云、白牡丹、小翠花、刘喜奎等名角唱堂会。他尤其喜欢芳华绝代的刘喜奎,寿宴结束后强留她在光园,威逼她做第六房小妾。后来被正房郑夫人放走,曹锟差点抑郁了。这件事曹锟偷腥不成惹一身骚,成为军政界的笑谈。



一代名伶刘喜奎

六、“保洛争雄”,走上人生巅峰。

1922年直皖战争后,直系内部分化成“保洛”两派:在保定的曹锟,称“老帅”,为直系“保派”势力;雄据洛阳的直系后起之秀吴佩孚,称“大帅”,为“洛派”势力。吴佩孚仍臣服于曹锟之下,但不时搞搞小动作染指中央政权。两派为了权力、金钱,不时争斗,最终演化成“贿选”丑剧。曹锟意气风发从保定出发,前往北京就任大总统,达到一生荣耀的巅峰。却不知这烈火烹油、繁花似锦背后,暗藏盛极必衰的历史魔咒。1年后冯玉祥乘直军主力在山海关和奉军鏖战之际,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政权,软禁曹锟于延庆楼!凄风苦雨中,在延庆楼里的曹锟,是否会怀念在保定府里觥筹交错、盛极一时的日子呢?



曹锟政治生涯的终结—北京政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