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之美
如何发现城市之美
在彭州
多元复合的彭派之城新场景
勾勒着清新明亮
蓝绿交织的城市美景
为定格、记录彭州的精彩瞬间
展示城市建设成果
彰显彭州的独特魅力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记录者”们
用镜头发现、拍摄
传递了彭州的城市之美
点击观看视频号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龙门山巅的云雾,墨山已架起三脚架等待快门开启的刹那;当暮色浸染海窝子古镇的青瓦,他的无人机仍在云端编织光影诗行。三十载光阴流转,从凤凰相机的机械快门到无人机的智能云台,墨山始终保持着对彭州最虔诚的凝视。“这点时间对城市的记录来说还是比较短,而这个城市变化的速度足够快。”上万张照片、数百条短视频,不仅是时光标本,把家乡作为一生的作品来拍摄,更是一个城市记录者对“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最深情的告白。
山水长卷
自然造化的诗意解码
在墨山的镜头宇宙里,彭州是一部打开的地质史诗。他总在破晓前潜入葛仙山秘境,用延时摄影记录喀斯特地貌与晨雾的缠绵共舞;盛夏时节驻守蟠龙谷,捕捉飞瀑激流在慢门下化作丝绸的瞬间幻化。
“只有登上高处,才能让眼睛看到的美景和内心的美景不断趋于统一。”无人机升空时,寻常视角难以企及的震撼铺展开来——湔江河谷如翡翠项链蜿蜒于龙门山脉褶皱之间,莲花湖水库化作镶嵌在云海中的蓝宝石,葛仙山镇的油菜花海在航拍视角下演绎着金色几何学的盛宴。
这位光影捕手深谙“决定性瞬间”的哲学。为拍摄涌华寺日出的奇观,他曾在海拔上千米的观景台苦守数天;为定格白鹿音乐旅游景区的银杏与初雪相遇的刹那,零下五度的空气里相机始终保持着工作温度。在墨山的镜头中,晨昏线掠过彭州地平线的瞬息变幻被分解成256个色阶,让人恍见北宋山水画的当代转译。
城脉新生
古今交融的空间叙事
“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墨山端着相机穿行在城市更新现场,将推土机的轨迹与夯土墙的年轮并置构图。龙兴寺宝塔的唐代风骨与百里一·龙兴集时尚街区的玻璃幕墙在他的广角镜头里形成超现实对话,牡丹新城的建筑生长轨迹被他用间隔摄影浓缩成一支未来狂想曲。当夜幕降临,汇通湖的灯光水秀在滤镜下幻化成流动的星云,与传统街巷的灯笼暖光构成双重曝光的美学碰撞。
他的摄影主题颇具人类学价值:海窝子古镇剃头匠铜盆里的涟漪,行政中心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都市新移民,牡丹大道绿道上捧着咖啡疾走的年轻人。这些切片经其镜头赋形,拼贴出彭派之城从“宜居”到“乐居”的进化图谱。
点击观看视频号
墨山看来:“如果我们在曾经的历史中,回顾过一座城市的风光变迁,那就等同于在回顾这座城市的经历和命运,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的今天,以及眺望还未发生的未来。”
人间烟火
时代现场的视觉档案
捕捉,让最小的事物,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墨山的纪实摄影始终保持着新闻人的敏锐与温度。他记录着那些美好的街道、人物和笑脸,记录着彭州人幸福的微妙瞬间。他谈到:“老百姓幸福生活的表层之下,实际上蕴含着这座城市丰茂的历史和不断奋斗的精神。”
点击观看视频号
他的短视频创作更具当代性表达,城乡之美、人文之美、温暖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时尚之美、运动之美蕴藏其中,无不展示着彭州“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丰硕成果。这些作品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累计获赞超百万,让#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话题持续火热。
文脉密码
在地美学的影像转译
彭州这座文脉悠远、山水流转的城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着自己“饱满的情绪价值”。
当白鹿镇响起白鹿·中法古典音乐艺术季的首个音符,当丹景山牡丹含苞待放,当宝山茶园开出嫩芽,当军屯锅魁制作过程被解构成行为艺术,当桂花土陶传承人手上的老茧特写,与旋转中的陶坯形成微距美学奇观,当稻农的收割动作呈现出现代舞般的仪式美感。墨山脑海中关于这座城市的壮阔与文化底蕴,在瞬息间,构成了不一样的彭州。
点击观看视频号
他用镜头诉说:“彭州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一句话可以概括一个城市的特点,但绝对概括不了一座城市的全部。摄影不止是记录生活更是感悟生活。”
从胶片时代的暗房守夜人
到数字时代的云端创作者
墨山始终践行着他的影像哲学
所谓城市魅力
正是无数个墨山这样的光影诗人
用永不降温的热爱
在时空经纬间编织的立体诗篇
让我们一起
以“美”之名
致敬每一片风景
引领你来到彭州
发现彭州
爱上彭州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15期
文:刘代萱
图:墨山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编审:冯艳丽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