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粮食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煎饼生产车间
一口煎饼很山东!2024年10月19日,在第六届全国粮食交易大会上,由泰安市牵头创建的“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并推向全国,这道承载厚重历史文化、极具浓郁地方特色、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千年美食,从此有了属于它自己的身份商标。
品牌化运营
从“地方风味”到“品牌特产”
山东煎饼是传统特色美食,薄软如纸、柔韧适口,味道美、易搭配,是一种美味且方便的主食。作为山东煎饼的代表,泰安煎饼品类多、质量优,在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吃煎饼,一张张,五谷杂粮都出香。省工夫,省柴粮,过家之道第一桩。又卷渣豆腐又抿酱,个个吃得白又胖。”这首泰安民谣概括了煎饼的各种妙处。煎饼作为当地人的传统主食,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以大豆、玉米、小米、高粱等为原料。蒲松龄《煎饼赋》中描述其“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作为泰安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食品,煎饼在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有“一张煎饼卷天下”的美誉。
把煎饼当成日常主食的,在山东除了泰安,还有临沂、日照、济南、淄博、枣庄等地,覆盖大半个山东,在传承、工艺、口感、口味等方面各具特色,形成了颇具规模和品牌影响的煎饼镇、煎饼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升。
2024年,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引领下,泰安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临沂、日照等市,聚焦煎饼产业发展,以优势企业为主体,构建品牌矩阵,牵头创建“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邀请国内知名机构,对全省煎饼产业及国内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品牌建设战略规划,建立起完整的品牌标识体系。
2024年10月19日,“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多个省市部门的负责同志及300多位行业嘉宾参会,线上直播超17万人次观看。“一口煎饼很山东”,从此传遍大江南北。品牌Logo融合传统服饰、煎饼工具等代表元素,鲜明的山东女性摊煎饼形象,秉承传统技艺精髓,服务健康消费需求,蕴含红色基因,既寓示山东煎饼引领行业发展,又传递山东煎饼独特文化内涵。
从全国首发到现在仅4个月,依托“齐鲁粮油”品牌“IP”生态圈优势,“山东煎饼”迅速成为国内粮油行业、消费者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流媒体发布报道上百篇,大粮园煎饼品牌荣登“中国十大粮油新锐品牌”榜。2024年11月,“山东煎饼”主题征文大赛启动,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作品600余篇。今年1月,成功举办山东煎饼香飘万家暨“齐鲁粮油”贺年会走进新泰活动,现场发布《共同打造山东煎饼品牌倡议书》……泰安市以打造山东煎饼区域公共品牌为契机,引导现有企业由做产品向做品牌转变。
标准化制作
从“传统食品”到“健康零食”
2023年9月6日,《山东煎饼》团体标准在泰安市正式发布,发布会现场组织泰安、临沂、日照等地50余家煎饼生产企业、150多个品牌进行展销展示,包括粮油科普宣传、团体标准解读、企业产品推介等多项内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群众驻足观看并参与体验。
团体标准由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牵头组织全省10余家企业共同起草,首次对煎饼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检验监测,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稳定煎饼生产质量及打击假冒伪劣提供了技术保障,助力山东煎饼这一“土特产”走上标准化、工业化的快车道。
标准包括山东煎饼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等7方面内容,适用于山东煎饼的生产、检验、管理。山东煎饼是以粮食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料,以鏊子为熟制设备,按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饼型大而薄、风味独特的食品。标准将山东煎饼生产中的共同点提炼出来,以生产工艺流程的方式进行了规定,共设置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指标4项技术指标及检验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明确列出,方便企业参考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结构、消费群体的变化,山东煎饼企业瞄准中高端市场,融合现代健康需求,升级加工工艺,煎饼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原料更健康、营养更丰富、口味更多样的新式煎饼不断涌现。
“煎饼的配料过去以玉米、小米、黄豆为主,现在变为由五谷杂粮相配而成;品种既有传统主食煎饼,又有添加了水果、蔬菜的特色煎饼,还有面向亚健康人群创新研发的山参煎饼、泰山黄精煎饼等个性化煎饼。”泰安市泰山粮食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峰介绍。
开发多种功能、深挖多元价值,不少煎饼企业用创新这把“金钥匙”拓宽了市场销路。九品贡食品有限公司另辟蹊径,选用大米作为主原料,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升级,独具匠心开发了发酵和苏醒工艺,制作出来的煎饼入口即化,口感薄软松甜香,从而使这个传统主食向日常零食、中式茶点、早餐配餐等多个消费场景转化。
如今,色泽金黄、薄如蝉翼、营养美味的山东煎饼,正从传统主食逐渐向老少皆宜的休闲零食、健康食品转变。
产业化发展
从“百姓主食”到“经济主业”
在泰安市泰山粮食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张张煎饼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摊制出来。在这里,煎饼不仅被“吃”出了新花样,还成了当地的大产业。
近年来,山东煎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据了解,仅泰安地区煎饼加工企业就达50余家,个体工商户上万个,远超省内其他地区,数量位居省内第一;年产煎饼可达20万吨,产值30多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近10万人。
从“百姓主食”到“经济主业”,山东煎饼产业呈现出产品种类多、龙头企业强、专业村镇发展势头好等特点,泰安市也借此打造了“中国煎饼第一镇”(楼德镇)、“泰山煎饼村”(徂徕镇南黄崖村)等知名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治形式,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用,形成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当前,泰安正着力打造煎饼产业园,规划71亩地,投资1.35亿元,建设煎饼加工标准化生产车间4处,建设综合性产品展示交易中心1处,预计建成后入驻企业10家,年加工煎饼1.2万吨,年产值超过2亿元。
“山东煎饼”品牌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场需求,根据各自品牌的工艺、品质,融合高、中、低档产品体系,打通销售网络,拓展市场规模。以质量为核心,突出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健康化、多场景应用,满足消费者“三餐四季”需求,促进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积极培育具有综合业态和竞争力的“煎饼村镇”“品牌生态圈”,推动山东煎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山东煎饼”叫响全国夯实基础。
越摊越大的煎饼产业,是山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主食产业化作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一环,聚力推动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型,打造主食产业新高地,推动产品供需升级,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米袋子”“油瓶子”。(宋伟 张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