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书法教育


彭同春

重庆市书协会员,重庆市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重庆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璧山区书协副秘书长,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书记、校长。2024年获评重庆市优秀少工委主任。作品及论文多次获奖、入展和刊物发表。

重庆书法教育

2025

校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书法乃中华文化之瑰宝,希望你们秉持“精诚至,璧自成”之信念,手握“求真理,做真人”之凤毫,于点横竖撇捺中勤思好问、即知即行,善探究、重礼义,在学校这方小天地里书写出人生的大可为。


探寻书法之理 悟求育人之道

——访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长彭同春

□本报记者 彭文婧

书法报·书画教育:彭校长您好!请您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彭同春: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建于2011年,是一所顺应时代发展建立的,集科学、艺术、体育特色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学校位于璧山城区北大门,轻轨纵横,云巴穿梭,高速交错,国道环绕,交通便利。2023年完成二期扩建工程,目前占地49.2亩,现有48个教学班,教职工117名,学生2528名。

学校有书法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市书协会员2人,区级会员5人,重庆市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1名,重庆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常务理事1名、学术委员1名。

学校以“精诚至,璧自成”为办学理念,秉承“求真理,做真人”的校训,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学校以书法教育为抓手,夯实传统文化根基,厚植爱国情怀。


书法报·书画教育:在书法教育方面,学校制定了什么规划?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彭同春:学校以党建引领,高屋建瓴,护航书法教育稳步启航。自2015年打造书法特色学校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从经费、场地、教师、考核上都予以优先保障,还同艺术组教师制定了学校书法教育发展十年规划:用三年时间创建实验校,用三年时间创建特色校,再用四年时间创建示范校,最后努力向书法名校迈进。目前学校还处在特色校阶段,正在向示范校努力。


书法报·书画教育:培养造就一批书法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书法理论素养、书写水平和书写指导能力,是实施学校书法教育教学的有力保证。学校在这方面实施了哪些举措?

彭同春:优化师资,学校实施七项举措,助力书法教育长远续航。

第一、充实师资力量,强化骨干培育。近年来学校每年遴选3-7名优秀教师参加专业书法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二、礼聘名家入校,升华理论境界。近年来多次聘请市区级书法名家到校讲学。

第三、踊跃观摩交流,拓宽艺术视野。组织相关教师走出去,观摩书法展、书法课、书法讲座等,深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第四、狠抓基本功锤炼,提升书写技艺。每年开展青年教师粉笔字大赛,鼓励年轻教师多练、多学,积极参加各类书法比赛。练、学、用三结合,促进教师成长。


第五、承办书法盛事,深化思想认知。积极承办各种书法年会、书法活动及教师书法培训。通过承办和参与培训,教师们从思想认识到理论素养、从教学技能到书写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六、家校社协同共育,填补师资缺口。为弥补书法教师不足,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聘请了2名校外专业书法教师担任一至二年级的硬笔书法教学,让孩子在启蒙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技能。

第七、组建书法工作室,推动团队共进。创建璧山区“抱璞守真”党员书法特色工作室,主持人由书记、校长担任。每周三晚上6点至10点举行书法沙龙活动,参与活动的不仅有学校党员同志、各学科教师,我们还向全区教育系统书法教师、爱好者免费开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书法报·书画教育:在书法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如何设置书法课程,开展了哪些书法活动,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彭同春:第一、书法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深耕课堂教学,夯实书写根基。课堂教学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授书法知识、训练书写技能、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在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教学中,我们严格要求书法教师用心备课,提高课堂实效。同时,全校学生每天中午进行20分钟硬笔练习,要求语文教师现场辅导,让学生的书写时间得到有力保障。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书法社团,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设了书法特色课、假期班等。坚持普及与提高并进。

第二、书法活动方面,学校创新活动形式,点燃师生学习激情。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成长,学习成果得到检验,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每一学期,学校会开展硬笔、毛笔书法大赛,春节写春联、写“福”字,寒暑假创意作品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第三、学校师生在书法教育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和认可。同时,学校注重成果总结,树立学习楷模。经过学习,教师们的书法教学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张燕、左祖亮、杨莉分别在重庆市中小学书法教师优质课现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左祖亮、李路石参加重庆市小学书法教师基本技能现场大赛,先后获一、二等奖。

2022年5月,《书法报·书画教育》专版展示了左祖亮的名师风采;2023年3月,左祖亮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作经验交流,获得一致好评。受重庆市教科院的委托,学校书法组的教师们还有幸参与编写并出版了《中小学书法艺术教程——〈礼器碑〉精讲精练》。

近几年,在“书写中国”活动中,学校多位师生斩获区级一等奖。2021年,学校申报的“城北小学书法教育特色的建设实践研究”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城北小学提升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区级课题正在实施中。


书法报·书画教育:对于学校书法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哪些规划和期望?

彭同春:我们将审视短板,统筹布局,进一步推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强化激励机制,扩大参与规模。进一步激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于书法学习与培训活动中来,以广泛的参与数量带动良好的发展态势,以数量的积累促进成效的提升。


第二、搭建赛事平台,提升竞技水平。着力培养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类书法赛事,借助赛事的磨砺促进能力的提升,以赛事的竞争推动质量的提高。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营造艺术氛围。持续优化书法课程设置,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书法环境,全力营造浓郁的书法艺术氛围,全面提升书法教育教学水平。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为加快书法示范校的创建,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奋楫扬帆、赓续前行,再出发。




城北小学教育集团首届现场学生书法大赛活动


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认真练习

组稿: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启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