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圈流行起“百亿票房先生”的称号,仿佛演员名字前缀不带上“百亿”二字,都不好意思出来混,粉丝们更是铆足了劲儿,把自家偶像往“百亿票房”的宝座上推,到处摇旗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



但话说回来,这“百亿票房”的水分有多大恐怕很多人心里都清楚,有些演员,挂着“零蛋”演技,主演的片子票房扑街,却也能顶着“百亿票房”的光环招摇过市,今天咱就来扒一扒,那些被“百亿票房”虚假繁荣裹挟的演员们,到底都有谁?



“百亿”名号,注水几何?

咱们先来说说这“百亿票房先生”是怎么来的,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演员参演的所有电影票房加起来超过一百亿,听着挺唬人细琢磨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电影票房不是大锅饭,主演配角、番位大小,分钱的时候那是门儿清,一番主角吃肉,二番三番喝汤,再往后能刷个存在感就不错了,现在这“百亿票房”算法可不是这样了,甭管你是主角还是客串,只要电影卖座了票房就可以头上算。



这就催生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一些演员自己主演的电影票房惨淡,但参演了几部爆款电影,摇身一变就成了“百亿影人”,李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看看他的“百亿票房”构成,《长津湖》两部曲、《八佰》、《唐山大地震》,部都是“票房巨鳄”,但李晨在里面的位置甚至根本不是主演,《长津湖》里戏份少得可怜,可以说连个三番都算不上,《空天猎》倒是自己主演了,结果票房扑街、口碑稀烂,直接被市场遗忘。



靠着几部大片的边角料凑了个“百亿票房”,排名还窜到了中国影史第七,比刘德华、徐峥都高,简直是赤裸地“蹭票房”,这“百亿”光环,与其说是荣誉,不如说是数据注水后的虚假繁荣,真正的票房价值,得看演员对单部电影的贡献,而不是靠数量堆砌出来的数字游戏。



点名道姓谁在虚报

咱再来说说杜江,这位在百亿票房的统计里也是榜上有名,总票房轻松过百亿,排名紧随欧豪之后,他的票房主要来源也是主旋律大片,《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烈火英雄》,赶上了主旋律电影的风口,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但问题是杜江在这些电影里,其实也没扛上大梁。



他在这些片子里,顶多算个重要配角,离“票房担当”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可他的粉丝硬生生把这些高票房往自家身上揽,仿佛这些电影都是偶像撑起来的。



有的圈外网友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调侃:“杜江就露了几分钟脸,也好意思说自己‘百亿票房’,那我们观众买票进电影院,岂不是也能说参与了百亿大项目?”



这话糙理不糙,真是一针见血,杜江的演技实力,实在难以支撑起“百亿票房先生”的称号,这更像是一场主旋律红利下的泡沫式增长。



再来说说欧豪,比起前面两位,欧豪倒是作品质量更多一些,脸熟是真脸熟,《左耳》《建军大业》《八佰》《中国机长》,大片是没少演。



但仔细一看,几乎都是男二男三的角色,很少担纲一番主演,这就有点意思了,欧豪这是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路子?靠着不断参演电影,哪怕是配角,也硬生生把个人票房堆到了百亿以上,你说他没努力也说不过去,毕竟一年到头奔波在各个剧组。



但你说他的“百亿票房”含金量有多高,恐怕也要打个问号,这更像是“以量取胜”,看似票房数字漂亮,但冲着“欧豪”这个名字走进电影院的恐怕不多。



还有一位韩东君,这位就更有意思了,作品不多存在感也不强,要不是蹭上《长津湖》这部爆款,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哪位。



韩东君参演的《1921》和《长津湖》,在里面都是小配角,戏份少得可怜,但人家也能理直气壮地把自己划入“百亿票房先生”的行列,排名还超过了黄晓明这些“实力派”演员,属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2025新春票房刷新高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着实沸腾了一把,总票房一举冲破百亿大关,观影人次也创下历史新高,乍看之下一片歌舞升平,在这看似繁荣的市场景象背后,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非《哪吒2》莫属,狂揽超过90亿票房,占比超过总票房的一半,出品方光线传媒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股价应声涨停风光无限。



但反观其他几部真人电影,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票房尚可,勉强挤入10亿,而前期备受瞩目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主旋律大片《蛟龙行动》则表现平平,票房远不及预期,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更有趣的是,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竟然是一部动画电影,而非流量明星云集、制作精良的真人电影,无疑给过度迷信流量和大牌的中国电影市场提了个醒。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预售阶段一路领跑,顶着金庸IP的光环,又请来了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但最终票房和口碑都未能达到预期,反观《哪吒2》,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却凭借过硬的剧本、精良的制作和深入人心的口碑,成功逆袭,成为票房黑马。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唯流量论”的怪圈,片方热衷于请流量明星、炒作话题,而忽视了电影内容本身,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数据却赤裸裸地证明,观众并非“人傻钱多”,他们会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真正优质的内容。



结语

“蹭票房”的“零蛋影人”可以借着虚假的光环,抬高身价获取更多资源,继续在流量的漩涡里打转,而真正用心做电影的人,也不会就这么选择沉寂,市场最终一定会交出一份公平的答卷。



求求那些“零蛋影人”们,别再吹“百亿票房”,比起沉迷于虚假的数字游戏,不如踏踏实实提升演技,用实力说话,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最终也会回归理性,别让“百亿票房”的光环,遮蔽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