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大家讲了国产六代机是不是轰炸机这个话题,其中设想了“银杏叶”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以俯视众生的模式完成保持制空权的任务,实现一种全新的空战模式。
于是我看有人在讲:老陈你几次三番提到2万米以上高空,看来你是笃定国产六代机可以飞到2万米以上了?也有朋友在问,你怎么知道歼-36就可以飞到2万米以上,甚至更高呢?说实话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可能就不止2万米了,正是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才用了2万米以上高度这样一个含糊的表述。
可能有人会说,不知道你瞎说什么呢?虽然不知道,但也不是瞎说,这些东西是分析出来的。怎么分析出来的呢?今天就跟大家来讲一讲,被大家称为歼-36的“银杏叶”,它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技术指标,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什么指标呢?那就是翼载荷。
翼载荷是用最大起飞重量除以有效翼面积得出来的,这是飞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对于“银杏叶”的最大起飞重量和有效机翼面积,虽然我们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判定说它的起飞重量在50吨上下。至于机翼面积,我看有人做过计算,说的还有整有零的,我记得那个数字是249平方米,尽管不太准确,但是大差不差吧。
按照这个数字我们计算一下,“银杏叶”的翼载荷是多少呢?大概是每平方米220公斤左右。计算得出了这个数字之后确实给我吓了一跳,为什么呢?这个翼载荷太低了,低到什么程度呢?F-22号称翼载荷是比较低的,但是也是每平方米三百大几十公斤,至于说每平方米四五百公斤的翼载荷,在现代战机当中比比皆是。而翼载荷低于每平方米300公斤的现代战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像这样翼载荷已经逼近到每平方米200公斤水平的,恐怕还真找不到。
至于说其他的,比如说轰炸机,那翼载荷就更大了,每平方米可能有五六百公斤以上了。翼载荷小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当然多了去了,翼载荷低意味着,同等面积的机翼需要产生的升力更低,有了低翼载这样的一个条件,飞机可以飞得更高,而且这个高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升限是两码事、
一般大家看飞机的性能指标,都讲到理论升限、实用升限,但是我在这里讲,“银杏叶”2万米以上的飞行高度,既不是理论升限,也不是实用升限,是什么呢?是巡航高度。不管是理论升限也好,还是实用升限也好,那都是飞机靠着发动机给推上去的,在这个高度飞机是不能持续飞行的。
换句话来说,加大马力冲到这个高度,回头就得掉到比较低的高度才能正常平飞。但是巡航高度不一样,巡航高度是能够在这样一个高度持续平飞的,而我讲的2万米以上,恰恰就是这种巡航高度,讲到这难免有人会觉着我说的太玄了,做复杂的理论计算太麻烦,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当年大家熟悉的U-2高空侦察机,是我们讲可以持续平飞高度最高的飞机,持续的平飞高度有人说是21000米,有人说24000米,还有说27000米的,反正都是2万以上,而且它这个飞行高度可以说是巡航高度了。那么U-2凭什么能飞得这么高呢?有人说U-2很轻,而且有一副细长的机翼,说得对了,轻重量加细长的机翼产生的是什么效果呢?就是低翼载。
我算了一下,U-2的翼载大概是每平方米230公斤左右,你看做一个对比,是不是可以让人吓一跳呢?“银杏叶”的翼载荷比U-2的翼载荷还要低,有人说有些翼载荷大的飞机也可以飞得很高,但是那讲的是升限,它是靠动力给推上去的,而像U-2这种低翼载的高空飞机,它靠的是什么呢?它靠的是机翼的升力把飞机抬上去的,正是因为这种抬上去的高度,所以它可以持续保持。
看出来低翼载的效果了吧,依据这个东西,我说“银杏叶”可以在2万米以上的高度做巡航飞行,应该有点依据吧。当然这样的一个巡航高度,不仅仅有突防的意义,可以把许多的战斗机都免疫了,导弹大部分也免疫了,就算能够到这个高度的导弹,在这个高度上机动性能已经很差了。
那么除了这个好处,在这个高度上进行巡航飞行还有别的好处吗?当然有,因为做飞机设计是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中庸,最终取得一个平衡的设计方案的,单纯追求飞行高度,你要付出代价,但是我们看到因为有这样低的翼载,所以达到这个飞行高度,不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反而可以有其他的重要的收益,什么收益呢?那就是大航程,这恰恰是六代机追求的核心的技术指标。
这个大航程当然不仅仅是远航,也包括了久航的能力。同样咱们不去搞理论的计算,那太高深了,咱们还是用简单的类比,看一看U-2飞机吧。U-2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大飞机,从它的重量来看,拿到现在属于轻型战斗机的量级,13吨,那么它的机内载油是多少呢?4吨多。但是就凭着这4吨多的燃油,U-2可以在高空持续飞行8个小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五六千公里,这个很吓人吧。
有人说是不是U-2的发动机很省油呢?还真不是,因为U-2使用的是一个老式的J57涡喷发动机,谈不上省油。那它为什么可以凭着4吨多的燃油,有这么大的续航能力呢?这就和它的巡航高度有关系。
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同等速度下的阻力越小,阻力小,维持这个速度需要发动机的推力就小,这样一来是不是就省油了呢?别人飞高空高速都要开加力,即使不开加力,也要用最大均用推力。但是U-2不需要,U-2可以工作在一个比较省油的工况下,因为它飞得高空气阻力小,因为它飞得高,是靠机翼抬上去的,那么同样的这个道理,在“银杏叶”上是不是也讲得通呢?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又可以实现这种以高打低的中远程空战模式,同时可以有效的延伸战机的作战半径,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来说,一旦某一个设计的某一个指标出来不同寻常的数字的时候,它就一定有超过别人的长项。因为过去这么多飞机,这么多的设计师,大家谁都不傻,但是战斗机的翼载荷到目前看,除了当年老式的螺旋桨战机,喷气时代,特别是二代以后的喷气战机,翼载荷没有这么低的,但是歼-36“银杏叶”,恰恰用了一个每平方米200多公斤的这样一个超低的翼载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超低翼载荷,我就敢说它的巡航高度一定在2万米以上。
而有了这个2万米以上的巡航高度,配合上隐身能力,甚至有可能再加上硬杀伤防御能力,那么它就可以在高威胁空域,长时间的停留作战,而且有了这样的一个巡航高度,对有效延伸它的航程和留空时间,实现久航、远航也是大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