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这句跨越25年的遗憾,终于能在2025年迎来一个全新的答案了。2 月 12 日晚,上海大光明影院被《花样年华》的光影笼罩,一场跨越 25 年的情怀盛宴在此拉开帷幕。影院外,巨幅电影海报高悬于外墙,宛如一位岁月的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故事。门口,复古的红色横幅随风轻摆,“《花样年华》电影首映礼” 几个大字在夜色中醒目而庄重,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步入影院大堂,浓烈的氛围感扑面而来。整个空间被装点成醒目的红色,恰似王家卫在电影里惯用的标志性色调,让人瞬间仿若踏入了那个充满故事的时代。红色的帷幔从天花板垂下,《花样年华》的片段如梦幻光影般投射其上,耳边悠悠回荡着电影中的经典插曲,熟悉的旋律轻轻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售票处的招牌、横幅,都仿照 1999 年到 2000 年的模样精心布置,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旧时光的韵味,只为给观众带来独一无二的沉浸感与仪式感。
前来观影的影迷们,仿佛与影院达成了默契,纷纷身着复古穿搭赴约。女士们身着旗袍,修身的剪裁勾勒出婀娜身姿,或素雅清新,或艳丽夺目,裙摆轻摇间,尽显东方韵味;男士们则一袭绅装,笔挺的西装、精致的领带,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气质。还有那些点缀在服饰间的千禧年配饰,更是为整体造型添上了一抹俏皮的时代印记,众人穿梭其中,仿佛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角色。
电影《花样年华》的故事,早已镌刻在无数观众心间。女主角苏丽珍(张曼玉饰)与男主角周慕云(梁朝伟饰),本是同一栋楼里的陌生邻居,却因各自配偶的出轨,命运悄然交织。他们在楼道间偶然的对视,在狭窄空间里拘谨的寒暄,起初只是同病相怜的倾诉,然而随着时光缓缓流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两人之间暗自生长。影片用细腻入微的镜头语言,将爱情中的暧昧、克制与拉扯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微微颤动的指尖,欲言又止的眼神,25 年来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回首 2000 年首播之际,它如同一颗璀璨星辰,横扫戛纳、金像奖等诸多奖项,梁朝伟凭借周慕云一角荣膺戛纳影帝桂冠,而张曼玉的 23 套旗袍,更是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记忆,那些高定旗袍穿在她身上,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摇曳生姿,风情万种,诸多镜头至今仍是华语电影美学难以逾越的高峰。
而“常看常新”是《花样年华》被影迷反复品味的密钥,此次导演特别版为史上最长版本,不仅是4K高清修复版,王家卫导演将把藏了25年的影像进行首次曝光。在他与AI的对话中,被问及“《花样年华》25周年官方预告上写着只在影院,为什么只在影院?”时,王家卫导演回答道,“在过去,看电影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看电影没有其他的渠道,只能在影院。一旦错过了,下次再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我们希望今天的观众也可以体验一下这份仪式感,所以这个特别版我们决定只限在影院放映,没有其他渠道的发行,让电影回归影院。”
说起《花样年华》,便绕不开它与上海的深厚渊源。其灵感源自作家刘以鬯 1972 年创作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对倒》,书中淳于白从上海迁至香港,往昔回忆常伴心间。电影里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虽未曾吐露一句上海话,可房东孙太太那一口软糯的上海话套近乎,一句 “大家都是上海人”,便悄然牵出了彼此的上海背景。影片中偶尔飘出的上海话,仿若一阵乡音,让上海观众心底涌起阵阵温情。而毗邻黄河路的大光明电影院,更是这缘分的见证者。在《繁花》番外短片《好久不见》结尾,《花样年华》于大光明影院首映,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陈龙等《繁花》主演齐聚,分享着各自与《花样年华》的难忘故事。
演员胡歌感慨道:“20 多年前初次看《花样年华》,满眼皆是‘花样’,却懵懂不知何为‘年华’。” 如今,在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中出演 “宝总” 的他,再度于影院重温这部经典,心中滋味已然不同。“之前拍《好久不见》时,我向导演求解,为何阿宝和小汪重逢在《花样年华》首映式上,导演只言是‘双城记’,我追问含义,他却笑而不语。后来看到导演采访,才恍然,《花样年华》与《繁花》恰似发生在两个城市的两组花样年华,讲的皆是错过,好在命运终有回马枪。”
在《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几乎每次出场都要换一身旗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演员辛芷蕾当晚也穿了一身黑色旗袍。“我跟大多数女孩一样,喜欢旗袍,本来在《繁花》中有机会穿旗袍,导演觉得不够飒、不够有攻击性。”她回忆,2000年《花样年华》上映时,自己还在读初中,没有机会进入电影院观影,“今天是第一次在影院看《花样年华》,我和它也很有渊源,我入行时拍的第一个广告,就是和梁朝伟合作的。”
《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也现身观众席,他凝视着银幕,若有所思:“今日观影,仿若开启时光隧道,竖排文字、年代提示,让我这上了岁数的人,瞬间忆起 60 年代的自己。《花样年华》如同一座琳琅满目的超市,故事太多,目不暇接。影片结尾柬埔寨吴哥窟的树洞镜头,悠长而深邃,让人不禁感慨,那些民间故事、个人悲欢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满眼风尘、无尽荒凉。”
自定档以来,“史上最长版本,导演特别版究竟特别在哪?”也引发诸多猜想,王家卫导演近期曝光了不少幕后故事。他介绍表示,《花样年华》最早的片名是《三个关于食物的故事》,60年代苏丽珍和周慕云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段。原本的构思是由电饭煲、方便面、便利店串联影片,因为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伟大发明改变了男女关系,也解放了更多被时代局限的人。有趣的是,大光明电影院、和平影都在上映首日精心安排了 20 时 46 分的特别场次,这一数字巧妙呼应了电影中的 2046 房间号,同时也是王家卫三部曲作品中下一部的名字。目前,大光明 19 时 19 分、20 时 46 分场次已然满座,和平影都该场次同样一票难求。不得不说,这个版本仅在影院上映,不上线流媒体平台,是王家卫给予影迷最真挚、最专属的浪漫。“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而这一次,希望大家能抓得住。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孙冲
图片 / 盛寅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