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完元宵节
年,就算真的过完了
作为新春盛宴的收官节目
元宵节也被益阳人过得仪式感满满
耍龙灯、打铁花、猜灯谜、吃元宵
两个字:热闹!
快来看看
益阳人过元宵节的火热现场
2月11日、12日,资阳区举行2025年双百闹元宵系列活动暨民俗巡游活动,人们在浓浓的喜庆氛围中欢度元宵佳节。
龙腾盛世,迎祥纳福。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一条条彩龙上下翻腾、跳跃,不断变换出各种造型,一展龙的灵气和韵味。在巡游的队伍当中,一条150米的长龙闪亮登场,成全场瞩目的焦点。整条龙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气势磅礴,其中由1人舞龙珠,100人舞龙身,队员均是来自当地9个村(社区)的舞龙爱好者。龙头高昂,龙尾摆动,尽显“龙王”的气势与威严,直接将节日的气氛拉满。
巡游队伍从益阳石码头历史文化街区出发,途经明清古巷、樱花大道、文昌阁等当地特色景点,全程约5公里,吸引了近十万名市民游客前来观看。巡游队伍所到之处,祥龙飞舞,锣鼓喧天,万人空巷。采莲船边舞边唱,蚌壳精活灵活现,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表演,引得围观群众热烈欢呼,全城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2月11日晚,“湘遇文旅·艺彩银城”益阳市2025年元宵民乐音乐会在市文化馆精彩上演。
音乐会在欢快奔腾的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中拉开帷幕,民族管弦乐《茉莉花》、竹笛协奏曲《大漠》依次上演。湘剧高腔《沁园春·长沙》中,经典诗词与古典戏曲珠联璧合、“湘”得益彰。歌曲《我家住在资江边》融合民谣和花鼓调风格,生动呈现益阳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压轴出场的民族管弦乐《新金蛇狂舞》创新融入民间锣鼓元素,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在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柔和轻盈的旋律中,音乐会圆满落幕。
元宵佳节,以“千灯映彩,清溪曜新 ”为主题的2025清溪文学村5D光影灯会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赏灯打卡。
走进赫山区清溪村,这里张灯结彩,众多创意主题灯组相互映衬,勾勒出美轮美奂的视觉奇观,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拍照留念。此次灯会不仅展示了各类精美现代大型声光灯展,包括传统花灯与现代创意花灯,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还特意安排了非遗火壶、转花、打铁花表演,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灯会从1月29日持续至2月17日。
元宵节当天,清溪村还举行了民俗文化表演,彩船、蚌舞、地花鼓、“虾子起拱”等节目让市民游客在喜庆的氛围里欢度佳节。
在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共庆元宵佳节”为主题的非遗民俗游艺活动在这里盛大开启。
活动现场,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巨龙在舞龙队员的操控下翻腾起舞,时而昂首向天,时而盘旋游走,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除了舞龙舞狮,三棒鼓、回民武术、地花鼓、彩龙船、蚌壳舞等非遗民俗表演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三棒鼓表演者手持三根鼓棒,敲击出节奏明快的鼓点,配合着高亢的唱腔,将传统曲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地还精心打造了非遗民俗市集,群众在参与非遗美食制作、品尝当地小吃、购买农特产品、体验非遗活动、赏民俗快闪的同时,还可线上线下领取百万消费券。多样化的活动安排,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让元宵佳节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2月12日晚,沅江市在彩虹岛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晚会,这场由群众自导自演的盛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晚会现场,《发财发福中国年》《超模秀》《年代金曲表演秀》《青蛙舞》等28 个精彩节目依次登场,为大家带去了满满的欢乐。
在节目表演的间隙,现场设立的品美食、猜灯谜等环节同样人气爆棚。活动还准备了免费的元宵提供给市民,大家在看节目的同时还能吃到热气腾腾的元宵,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在南县罗文洞庭之心广场举办元宵花灯展示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游玩打卡。
南县稻虾米花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展现了南县作为稻虾之乡的农业特色;小龙虾花灯则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小龙虾的生动形态;地花鼓花灯则通过精美的图案和灯光效果,展现了南县地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现场十二生肖花灯也是此次花灯展示的一大亮点,每个生肖都有独特的造型和寓意。游客们可以在花灯前找到自己的生肖,拍照打卡,留下美好的回忆。
活动期间除了赏花灯外,还有非遗产品和特色美食展示、灯谜有奖竞猜、非遗元宵文艺汇演等。
2月11日,安化县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惠民消费政策,为市民游客送上节日祝福,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现场,“做汤圆、印福字、猜灯谜”等传统民俗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展现了安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节日氛围。
活动还免费提供汉服试穿体验,参与者穿上精美的汉服,沉浸式感受汉服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瞬间。
2月11日晚,大通湖区北洲子镇举行庆元宵“村晚”活动,文明新风情景剧《何姐劝婚》、创意诗朗诵《我爱乡镇上班》等节目,演绎乡村生活,讲述日常点滴,唱出了新一年生活的向往。
愿你春启新程,来日可期
满怀希望奔向美好
☞ 推荐阅读
来 源:益阳广电、安化融媒、沅江融媒、南县融媒、大通湖区融媒等
编 辑:陈晓林
一审:陈晓林
二审:周丹
三审: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