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李春炜 通讯员 詹苹苹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为期7天的2025广府庙会在广州市越秀区隆重开幕。忠佑广场开幕展演上,广东醒狮、羊城使者、五仙献穗、粤剧等文艺演出轮番登场,尽显广府文化底蕴与越秀特色,给市民、游客带来“最广府”的文化盛宴;梅花村街“杨箕北帝信俗”非遗活动场面盛大,18个巡游方阵演绎“古韵新风共欢腾”的祠堂文化大戏;国潮非遗市集凸显蛇年主题,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打造文商旅融合场景,带领群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2025广府庙会开幕,忠佑广场现场人头涌涌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梁喻 摄

开幕展演好戏连台 彰显广府文化底蕴

开幕展演上,“望川打击乐团”的《擂鼓迎春》以鼓声敲响新春的序曲,也拉开广府庙会的帷幕。

恰逢蛇年,本次开幕展演特别邀请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的粤剧演员谭清怡,与苏临轩上演粤剧《白蛇传・情》,为观众呈现一段浪漫的“蛇年奇缘”。

“在春晚如此大的舞台上,我和搭档没有怯场,我们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顺利完成了演出。此行我们来广府庙会,更要把岭南韵味十足的粤剧带给观众。”谭清怡说。


巡游方阵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刘颖颖 摄

粤剧行当展示《五仙赐福》是每年庙会的经典传承节目,五仙把象征丰收、吉祥的稻穗献给在场观众,寓意“五谷丰登,穗满人间”。

情景表演《福降羊城》从宋代《太平广记》中汲取灵感,呈现了广府文化特色符号——羊城使者。《太平广记》中引用唐代裴铏的《崔炜》,讲述了主人公梦遇仙人骑白羊,持笔和青卷,降落人间,梦醒后发现仙人化身为广州的城隍,惩恶扬善、护国安邦的传说故事。舞台上,广府文化推广大使张弛扮演羊城使者,以粤语诵读带领观众共赏元宵佳会,见识广府盛景。

此外,还有学生带来的《活力湾区》啦啦操,散发青春激情与活力,掀起“全运年”的体育运动热潮。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队带来了花环龙表演《祥龙献瑞》,通过彩带的飘扬和龙身的舞动,展现出龙的灵动与活力,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

18路方阵“墟撼”来袭 上万群众现场共庆元宵节

在梅花村街分会场,祠堂庙会也同样热闹非凡。本次活动以“幸福杨箕·非遗拾光”为主题,分为民俗巡游、曲艺表演、龙狮汇演三大篇章,吸引了千余名村民与上万市民游客一起欢庆元宵佳节。

巡游汇聚了18路方阵,千余名村民全情投入,从白发苍苍的八音老艺人到稚嫩可爱的幼儿园萌娃,全年龄段携手并进。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沿途锣鼓喧天,观众如潮,场面“墟撼”(粤语,通常指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的情况)。

三大快闪点的表演更是点燃了现场热情,18路方阵各展风采。八音锣鼓老艺人奏响了千年古韵,少儿武术队英姿飒爽,北帝銮驾护卫队庄严威武,学龄孩童手提鱼灯、点亮了纯真的梦想。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龙狮传承方阵”,50名少年舞动非遗龙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而“好家风方阵”中,祖孙三代身着汉服,展现了孝亲睦邻的文明新风,成为了镜头下的焦点。

据了解,杨箕村民及宗亲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归来,亦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新杨箕人”参与其中,让非遗融入日常,成为承载杨箕社区情感的精神纽带。

国潮市集精品多多 邀您共寻广府记忆

2025广府庙会自2月12日起持续7天,每天精彩不断,倾情呈献文艺展演、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祠堂庙会、校园庙会、小巷庙会、幸福庙会、喜阅庙会、游轮庙会、云上庙会等10大版块丰富内容,城隍庙忠佑广场更有一系列独具魅力的“时光之旅”主题日游戏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一同找寻广府记忆。

城隍庙忠佑广场、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北京路串珠成链,推出“非遗+市集+展览+打卡+体验”融合模式,1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通过“直播带货+线下体验”双线互动的形式,推动非遗与经济融合。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每日10时-12时、14时30分-17时均会举办非遗集章、体验活动,并将项目所得收入的10%作为义款捐赠给越秀学子爱心基金,让文化传承与公益慈善双向奔赴。

来源:羊城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