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板块活动、连续7天带你玩转广府民俗!2月12日,2025广府庙会开幕。忠佑广场开幕展演广东醒狮、羊城使者、五仙献穗、粤剧等文艺演出轮番登场,尽显广府文化底蕴与越秀特色,给民众带来一场“最广府”的文化盛宴;梅花村街“杨箕北帝信俗”非遗活动场面盛大,十八个巡游方阵演绎“古韵新风共欢腾”的祠堂文化大戏;国潮非遗市集凸显蛇年主题,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打造文商旅融合场景。
2月12日,2025广府庙会开幕。
十八路方阵、千余名村民
民俗巡游“墟撼”来袭
正月十五一早,越秀区杨箕玉虚宫前已是人声鼎沸,北帝信俗盛典正式拉开序幕。今年的北帝巡游汇聚了十八路方阵,千余名村民全情投入,从白发苍苍的八音老艺人到稚嫩的幼儿园萌娃,全年龄段携手并进,共同演绎了一场“古韵新风共欢腾”的文化大戏。
巡游队伍中,十八大方阵各展风采,三大快闪点表演更是点燃了现场热情、观众如潮。八音锣鼓老艺人奏响了千年古韵,少儿武术队英姿飒爽;北帝銮驾护卫队庄严威武,学龄孩童手提鱼灯,点亮了纯真的梦想。
北帝巡游队伍中“小龙狮传承方阵”尤为引人注目。
其中“小龙狮传承方阵”尤为引人注目,五十名少年以坚定的步伐舞动非遗之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来自杨箕小学六年级的范梓琳第三次参加巡游,从跟着队伍走,到加入“小龙狮传承方阵”舞狮。“感觉今年更热闹、更有气势,可以通过巡游的方式更好地展现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广府民俗文化。”范梓琳说。
“好家风方阵”中,祖孙三代身着汉服,展现了孝亲睦邻的文明新风,成为了镜头下的焦点。杨箕村民家庭踊跃参与了此次活动,让非遗文化从仪式走进了生活,真正融入了日常。
“这是‘杨箕北帝信俗’申遗成功后的首次巡游,参加巡游的队伍增加到18个方阵、1100余人。” 杨箕股份合作经济联社董事,杨箕北帝信俗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姚海胜介绍,北帝巡游从“村头旧俗”变为“非遗新传”,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与勃勃生机。本次巡游联动了一个小学、两个幼儿园参与,让更多青少年儿童通过切身参与传承非遗文化。
每年北帝巡游活动期间,杨箕村民及宗亲均会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归来,亦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新杨箕人”参与其中,共度佳节,成为承载梅花村街和杨箕社区情感的精神纽带。
“改造后的杨箕村,既现代化又保留了传统,让年轻人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很有意义!”今天一大早吴女士便带着家人来看巡游,“现场的氛围太棒了,孩子们看得特别兴奋。”
广府统领、兼容并蓄
开幕展演好戏连台
“杨箕北帝信俗”非遗盛宴是2025广府庙会“祠堂庙会”的分会场之一。同日,广府庙会开幕展演在城隍庙忠佑广场举行,广东醒狮、羊城使者、五仙献穗、粤剧等文艺演出轮番登场,为民众带来一场“最广府”的文化盛宴。
开幕展演上,“望川打击乐团”的《擂鼓迎春》以鼓声敲响了新春的序曲,也拉开了广府庙会的帷幕。情景表演《福降羊城》从宋代《太平广记》中汲取灵感,呈现了广府文化特色符号——羊城使者。
恰逢蛇年,在经典剧目基础上改编的粤剧《白蛇传・情》深受观众喜爱。刚刚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的粤剧演员谭清怡在小品《借伞》中,演绎了经典选段“趁好天时”,为全国观众展现了粤剧的独特魅力,让“白娘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次开幕展演特别邀请谭清怡和苏临轩再度上演粤剧《白蛇传・情》,为观众呈现一段浪漫的“蛇年奇缘”。
粤剧《白蛇传・情》。
《五仙赐福》。
广府庙会打卡点吸引众多市民群众拍照。
粤剧行当展示《五仙赐福》是每年庙会的经典传承节目,五仙将把象征丰收、吉祥的稻穗献给在场观众,寓意“五谷丰登,穗满人间”。学生带来的《活力湾区》啦啦操散发青春激情与活力,掀起“全运年”的体育运动热潮。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队带来“花环龙”表演《祥龙献瑞》吸引众多目光,两条龙围绕龙珠展开激烈争夺,通过彩带的飘扬和龙身的舞动,展现出龙的灵动与活力。
“我最喜欢《白蛇传・情》这个节目,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来逛广府庙会、看舞龙舞狮,感觉很有精气神。”市民陈女士说。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愿飞介绍,此次开幕展演对羊城使者这一文化符号进行挖掘再现,让更多广州市民穿越千年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广府庙会的开幕展演中,不仅能看到《白蛇传·情》《五仙赐福》等传统表演,还有像客家“花环龙”表演、《活力湾区》啦啦操等节目,体现了广府庙会“广府统领、兼容并蓄”的理念。
2025广府庙会全攻略。
他还透露,2025广府庙会自2月12日起持续7天,每天精彩不断,倾情呈献文艺展演、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祠堂庙会、校园庙会、小巷庙会、幸福庙会、喜阅庙会、游轮庙会、云上庙会等10大板块丰富内容,城隍庙忠佑广场更有一系列独具魅力的“时光之旅”主题日游戏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一同找寻广府记忆。
国潮市集带你潮玩非遗
蛇年主题非遗文创亮点频现
国潮非遗市集凸显蛇年主题,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打造文商旅融合场景,其中七成是非遗项目展销区,带领群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城隍庙忠佑广场、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北京路串珠成链,推出“非遗+市集+展览+打卡+体验”融合模式,1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通过“直播带货+线下体验”双线互动的形式,推动非遗与经济融合。
蛇年主题非遗文创亮点频现,市集以广式红木宫灯系列文创营造节日氛围,辅以“花城好巳,潮游广府”蛇年主题装置,吸引市民沉浸式打卡。通草画“灵蛇出动”系列利用通脱木芯的特性,切割拼凑可爱蛇形,吸引了不少大小朋友们围观与购买;针灸(董氏奇穴针法)推出养生香囊福袋,将中医智慧融入年俗;广彩大师许恩福使用DeepSeek创作“蛇年如意至”作品,传统画工纹样与智能诗句相映成趣。更引人注目的是广州榄雕与年轻设计师合作开发的“灵蛇献宝”,以浮雕技法将灵蛇盘绕元宝的意象刻于榄核。
城隍庙忠佑广场展出多个非遗项目。
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举办“美好循环 生生不息”非遗特展,从“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的岁时更迭,到“能量循环 练成大器”的技艺传承,再到“愿喜相逢 好运接续”的民俗寄托,三大篇章诠释循环美学,通过春节(行花街)、岭南押花、广州剪纸、太极拳等10项非遗,展现自然律动、纹饰吉祥与新春叙事的深层联结。活动期间每天10时至12时、14时30分至17时都会举办非遗集章活动、体验活动,并将项目所得收入的10%作为义款捐赠给越秀学子爱心基金,让文化传承与公益慈善双向奔赴。
惠福东路美食花街设置美食展位,以广府风味为核心精选20个展位、超过100个参展品种进行参展。其中,广州酒家将“南越王宴”带到广府庙会,从食材甄选、烹调方法、饮食器皿到相关典故,以南越王时期的菜肴为基础,展现古越文化以及西汉饮食遗风。
五仙观则举办“上元访古观”国风游园会,开展汉服、猜灯谜、DIY花灯、飞花令、游园打卡等多个国风体验项目,“南粤古坛”粤语讲古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市民群众讲演广府年俗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黎湛均 通讯员 钟涌 李文博 欧广傑 陈浩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