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钟乾伟 通讯员 王修文 李姿颖/文图
为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南召县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2025年元宵节,南召县组织民间艺术团体自发举行文艺踩街民俗表演活动,6个乡镇、2000多名参演群众汇聚到县城,尽情表演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铜器、敲锣鼓、划旱船、背桩古饰、舞龙、舞狮、踩高跷、竹马、秧歌等民间舞蹈和优秀民俗文化。
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活动现场民间艺人们身着精美服饰,手持各种民俗道具,把当地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全县人民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县城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走上街头观看地方民俗表演。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元宵佳节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观民俗、赏花灯、猜灯谜、祈福运,2025年乙巳蛇年,南召县春节期间民俗文化活动异常火爆。南召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景区等阵地,相继举办了“春涌南召·暖暖新年”系列文化活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欢腾元宵·民俗踩街”活动等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县域内知名作家、书法家、美术家、手工艺家、民间艺人等,开展写春联、写福字、剪纸、布艺、泥塑等活动,开展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等非遗项目展演踩街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具有南召地域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召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灯谜)之乡”,该县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举办第51届灯谜文化节。南召灯谜始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据南召县志记载,清朝末年时,南召县县令会在元宵节期间,在县衙门口挂上灯谜,供百姓猜射,从此南召人爱上了灯谜文化。南召县有组织地开展灯谜文化活动,则始自1975年,南召县文化馆为了弘扬灯谜文化,活跃群众节日生活,在元宵节试办了第一届灯谜晚会,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南召县都会举办灯谜竞猜活动,这一传统逐渐延续下来,并发展成为南召县的一项重要文化品牌。
“南召县民俗文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元宵节的踩街活动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文化盛会,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异常高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既传承和弘扬了南召县的优秀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又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元宵佳节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大铜器、划旱船、背桩古饰等民俗文化是南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我们立足南召县情、扎根文化沃土,积极探索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制度体系,夯实非遗代代传承的根基,让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南召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薛静表示。
【编审:钟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