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

记者从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

过去一年,

我市通过 建设好、保护好、

利用好宝贵的森林、

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全市林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我市将

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为目标,

持续做足“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

南昌宝贵的绿水青山资源“三篇”文章,

计划在2025年

完成5050亩人工造林任务,

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资料图

“绿色增量”不断扩大

绿色质量”持续提升

2024年,我市深入谋划落实国土绿化工作,“绿色增量”不断扩大,共完成4.67万亩营造林生产任务、任务完成率达145.9%,建设完成6个“百村千树”项目、13个森林村庄,湾里管理局红星村成功入选国家《乡村绿化美化模式范例》。同时,我市全面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共完成封山育林0.3万亩,退化林修复2.05万亩;完成彩叶树种更新改造、补植补造0.32万亩。不断发展“绿色产业”,到去年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97亿元,其中油茶产业总产值超12亿元,油茶总面积达到38.24万亩。

为全面加强资源管护,我市扎实推进林长制各项措施落细落实,真正让林长巡林成为解决林业“硬骨头”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我市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全面提升,去年全面完成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共调查完成176个林草湿样地。

在强化湿地、草地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我市沿鄱阳湖区旅游公路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累计修复湿地近3万亩,全面完成298处湿地、草地变化图斑核查处置工作,在前湖、乌沙河以及鱼目山周边区域高标准实施一系列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助力打造鱼目山公园、寰宇万象湿地公园、马兰圩湿地公园、马咀山生态公园等多个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的“新增长点”。


资料图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林业科技创新

2024年,我市林业系统始终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扎实推进林业改革、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面,市林业局制定改革任务清单,成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专班及6个指导服务组,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压实各涉林县区改革主体责任。试点县安义县主动认领12项改革任务,组建县林权收储平台,收储碎片化集体林地2.5万亩,林业产业发展用地4万余亩,林下经济总产值同比增长10%;颁发了全省首本以花卉苗木经营为登记类型的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授信贷款870万元。


资料图

为逐步深化林业科技创新工作,市林业局与省林科院合作共建了南昌市首个林业博士工作站,完成了彩叶海棠、加拿大紫荆等50个品种500棵国外优秀彩叶树种的引种试种工作,同时通过加装硬核科技——无人机、视频监控探头,加快推动西山大岭、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林业监管现代化,形成了“空天地人”立体式监测网,为传统林业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此外,我市还举办了“自然教育”宣讲大赛、“精致森林大美湿地”森林景观摄影大赛、“最美湿地”短视频大赛、“森林防火短视频大赛”等大型宣传活动,以及新春义务植树、爱鸟周、生态文明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扩大南昌林业的宣传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聚焦“2+4+N”工作思路

做好绿水青山“三篇”文章

今年,我市将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为目标,以打造林长制升级版为抓手,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持续做足“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南昌宝贵的绿水青山资源“三篇”文章,聚焦“2+4+N”工作思路,即聚焦两项统领性工作,抓好四项林业重点工作,做好N项基础性保障工作,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南昌标杆,全力开创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南昌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市将锚定“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两项中心任务,继续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摸清各涉林县区内权属现状、历史遗留问题、经营主体等情况,着力做好确权、流转和林业经济产业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同时,抓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高质量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切实抓好湿地候鸟保护”四项林业重点工作,持续破解造林绿化用地难题,完成5050亩人工造林(含油茶)、6750亩封山育林和7400亩退化林修复(含油茶)任务,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资料图

为做好N项基础性保障工作,我市将主动靠前做好用林报批服务,进一步提升占用林地网上审批效率,高效保障省市重大重点项目林地使用需求;抓好梅岭重点区域林相改造项目、环鄱阳湖旅游公路沿线绿化提升改造项目等一批涉林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打造“3+N”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要求,以油茶、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市林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林草湿荒”普查监测工作,3月底前完成外业调查取证,4月底前完成普查数据库建设与成果汇交;充分发挥博士工作站作用,提升培育技术水平,继续建设茶梅品种园、槭树科苗木种质资源园、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园、红果榆种质资源园等优势乡土树种资源库。

来 源: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 图源影视部

编辑:徐晨霞 二审:涂景 终审:邹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