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东地区始终是全球瞩目的焦点,而美伊关系则是这片区域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2025年,特朗普上台仅半个月,就迅速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将美伊关系再次推向了危险的悬崖边缘,也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这一政策背后隐藏的巨大野心。
中东地区资料图
2025年2月4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指示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采取措施,力求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石油出口对于伊朗经济而言,无疑是命脉所在。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对伊朗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冲突,直白地向伊朗表明,要么向美国低头,要么就将面临经济崩溃的绝境。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放出狠话,声称若自己遭遇暗杀,伊朗将会被彻底“抹平”,这种充满威胁性的言辞,将他对伊朗的敌意展露无遗。
特朗普的威胁并非毫无影响。消息一经公布,伊朗货币里亚尔兑美元的汇率便如自由落体般暴跌,非官方汇率一度跌到85万里亚尔兑换1美元,创下历史新低。这一经济数据的剧烈波动,深刻反映出伊朗民间对特朗普制裁措施的深深担忧。然而,伊朗作为多年来屹立不倒的中东反美力量,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大棒,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向美国发出了软硬兼具的回应。
从软的方面来看,2月5日,伊朗高级官员对外透露,愿意给美国一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矛盾的机会。伊朗方面还表示,如果华盛顿希望与德黑兰达成核协议,就必须约束以色列。这表明伊朗并没有彻底关闭与美国对话的大门,只要特朗普政府能够满足伊朗的一些合理诉求,例如对以色列的行为加以约束,那么双方通过谈判达成新核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一表态,展现了伊朗在外交上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诚意。
特朗普政府资料图
但伊朗也同样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2月7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与军方会晤时强调,与美国谈判“既不明智,也毫无尊严”,过去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与美国谈判并不能真正解决伊朗的问题。这一言论,无疑代表了伊朗内部强硬派的态度。哈梅内伊此时发声,不仅是对伊朗国内温和派的一种提醒,更是向特朗普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伊朗有勇气、有决心掀桌子,不惧怕与美国对抗。
而在2月6日,伊朗首艘无人机航母“沙希德 - 巴盖里”号正式服役,并交付伊朗革命卫队使用。这艘排水量高达4.2万吨,由商船改装而来,能够携带几十架无人机作战的舰艇,尽管在实际战力上与真正的航母有着本质区别,但它的出现,无疑是伊朗向美国展示自身加强军力、坚决应对威胁的决心。
伊朗首艘无人机航母“沙希德 - 巴盖里”号资料图
特朗普此次对伊朗“极限施压”,声称的目的是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背后真正的目标恐怕是伊朗的石油。回顾特朗普上台前后的一系列政策主张,不难发现他对美国传统能源贸易的重视。去年年底,特朗普警告欧洲必须加大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否则将面临高额关税制裁,这一举措就已经彰显出他重新壮大美国传统能源贸易的决心。
再看过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诸多疑问也似乎有了答案。泽连斯基关闭俄罗斯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连通俄罗斯和欧洲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背后或许都有特朗普政府的身影。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就是特朗普眼馋俄罗斯在欧洲的传统能源市场,却在正常经贸运作中难以战胜俄罗斯,从而采取了极端手段。
特朗普资料图
追溯到2018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全面制裁伊朗。当时伊核协议已经使得伊朗核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美国也曾认可这一结果并逐步放开对伊朗制裁。但伊核协议确定后,伊朗石油出口大规模增长,一度带动国家GDP增长8%,石油出口排名也从全球20名开外一路飙升至全球第七。而特朗普退出协议并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排名又断崖式下跌回全球20名开外。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清晰地表明了特朗普政策的真正指向——伊朗的石油。
如今,特朗普再次对伊朗“极限施压”,目标直指让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这意味着他要在全球范围内对伊朗石油进行封锁,彻底按死伊朗。特朗普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声称要重新发展美国工业水平,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久,这一目标几乎难以实现。实际上,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本质,是重建美国传统能源,甚至试图垄断全球能源贸易。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不仅是对伊朗经济的打击,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政治和军事“封锁”。从政治层面来看,美国长期以来将伊朗视为全球恐怖主义的“温床”,是美国及其盟友安全的巨大威胁。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与美国处于敌对状态,伊朗核问题更是美伊关系的核心争议点。特朗普政府通过经济制裁、能源封锁和外交孤立等手段,试图削弱伊朗的国际地位,逼迫伊朗政府就范。
伊朗经济资料图
在军事方面,特朗普的威胁绝非空穴来风。他在签署备忘录时提到,如果伊朗暗杀他,将“消灭”伊朗。在美伊长期对抗中,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和摩擦,从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对美军的袭击,到美方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军事对抗从未停止。特朗普的这一强硬言论,无疑是向伊朗发出更为严厉的军事警告,一旦伊朗不服从美国压力,军事行动随时可能爆发。
然而,特朗普的这一极端政策,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在特朗普眼中,伊朗不仅是中东地区的威胁,更是全球战略竞争中的对手。美国认为,只有通过对伊朗的压迫,才能确保其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他试图通过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手段,彻底压垮伊朗,向全球其他国家传递出美国不会容忍任何挑战其霸权的强烈信号。
但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政策,在国际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伊朗问题早已不再是美伊两国之间的简单争端,它牵动着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影响着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作为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伊朗石油出口受阻,必然会导致国际油价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稳定极为不利。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曾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特朗普却固执己见,坚持单方面制裁和施压,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加剧了全球的不稳定。
而且,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还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伊朗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不容小觑。一旦美国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伊朗必然会反击,这极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美伊之间的冲突,将不仅仅局限于两国,很可能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甚至对全球经济和安全造成严重冲击。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可能会让伊朗政府不得不作出更为激烈的回应,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将双方推向冲突的边缘。
特朗普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背后隐藏着美国对伊朗、对全球秩序的深刻影响。这场美伊之间的博弈,无论结局如何,都将成为未来全球格局的重要变量。真正的较量,不仅仅是经济制裁与军事威胁的对抗,更是一场涉及全球战略的持久战。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单边主义政策显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美国若不在伊朗问题上采取更加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全球都将为其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