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件旧事:那年被山呼海啸的话题所裹挟,我走进影院看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也就是影史票房排名第二的那部——又长又臭,又臭又长,看得我昏昏欲睡。大概看到一半时长,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件不太紧急的小事而已。但那个电话是我的救命稻草,我立即借着这个借口离开影院,到外面的街道上深吸一口充满汽车尾气的新鲜空气,人,立马活过来了。
我想用这件事情说明,票房固然很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全球最卖座的十部电影里,除了《泰坦尼克号》、《狮子王》,其它的都不咋地......复联系列尤其不咋地。
不咋地就是不值得二刷的意思。
昨天前方传来喜讯,国产动画大片《哪吒2》的票房达到96亿,百亿的目标近在咫尺。
现在网上弥漫的情绪是:百亿还不行,得把票房搞到160亿,进入全球前五。对照下面这个榜单,就是要挤掉《狮子王》,挤掉《星球大战7》,跟《泰坦尼克号》站在一起。
图片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哪吒2》这样狂涨票房,我并没有跟着狂兴奋。老实说吧,《哪吒2》当然很精彩,视觉效果拉满,但总感觉不如《哪吒1》那么惊艳。
真能配得上百亿票房的盛誉吗?
我个人觉得《哪吒2》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它春节档票房的50亿,观众用脚投票,选择了《哪吒2》,而不是“样板戏”式的海战大片和另一部流量明星电影。
好作品总会有人欣赏。
但接下来的票房大戏,就有点超越电影本身了,成为一种全民“供养”的刷剧现象:自发去影院看《哪吒2》,把票房刷到一百亿,刷到影史前五名......
这不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吗?
看电影纯属娱乐,讲究一个松弛感,搞成了票房的“意气之争”,没多大意思。
市场需要的不是《哪吒2》票房顶破天,市场需要更多的新锐导演,需要更多的IP,也需要获得更大的市场覆盖率——《哪吒2》目前的成功,还是单一市场的成功。
《哪吒2》已经启动海外上映,但我对海外市场不是特别看好,除了海外华人和东南亚观众,其它市场应该不太乐观——拍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电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没关系,从游戏《黑神·话悟空》到电影《哪吒2》,我们已经上路了。
路虽远,行则将至......不行从头再来。
最后总结一句,免得有人骂我是黑粉:《哪吒2》很棒,棒棒哒,但50亿后的票房跟这部电影本身关系不大,跟这是一部要在票房上出头的中国电影关系很大......期待百亿之后,贺喜海报上写的是美元票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