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八桂大地人潮涌动、车流不息。广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区),不少务工人员已经踏上返岗的列车;各地工厂企业陆续开工,生产物资供应需求也逐步攀升。今年春运,在智慧调度、智慧车站、智能检修等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国铁南宁局“智慧春运”助力客流保持高位运行,重点物资繁忙有序。


南宁高铁基础设施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正利用智能安防系统盯控贵南高铁南宁至荔波段,做好险情监控。黄海明摄

智慧调度,让线路设备监测无盲区

一天接发730余列客车、发送近20万人,这是广西南宁铁路枢纽每天运输旅客的人数,也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的人口规模。大客流考验着这座广西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的安全保障能力。

一座巨屏、若干小屏,这里可以遥看贵南高铁南宁至荔波段307公里的高铁线,堪比“千里眼”。2月10日,记者来到国铁南宁局南宁高铁基础设施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一名调度员聚精会神地盯着智能安防系统屏幕,查阅分析贵南高铁沿线是否有外来人员或者异物侵线。

“这是全路首个智能安防系统,它目前在贵南高铁南宁至荔波段试用,可以实时监测沿线的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能感应到沿线栅栏是否有异物入侵线路,通过智能图像对比提示,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运作。”南宁高铁基础设施段总调度长刘扬武介绍,调度员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观测到千里之外的铁道线,5分钟内完成风险研判并采取应对措施。

刘扬武说:“在春运车流高度运转、夜间高铁持续上线的情况下,我们的‘天窗’时间会进一步压缩,而这套系统为我们快速定位隐患,安全防护线路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大大减少了劳力的投入。“过去需要4个人在24小时轮班不断查看1000多个摄像头,再进行人工比对再研判。这套系统上线以后,仅需1人即可完成此项工作,还能兼顾其他工作,效率提高60%至70%。”刘扬武补充道。

这所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还配备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6C供电设备系统等涉及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的42套智能系统,通过集成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预警分析等先进技术,监控着470组道岔、581座桥梁、225座隧道、31个站场,以及17座变电所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春运高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在这里,大到哪条线路有动物侵入限界、小到哪条钢轨不平顺或哪根接触网上一个螺母松脱,在这里都能一目了然。有了这些智能系统的加持,为旅客平安出行‘扫雷’我们充满信心。”刘扬武说。


玉林北站站房房顶金属屋面上安装了可用面积747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白珏翠摄

智慧车站,让旅客服务愈加人性化

去年底,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广西14个设区市实现“市市通高铁”,南宁至玉林铁路最快旅时缩短至48分钟。2月11日早上,旅客覃桂秋带着2个孩子从玉林北站坐高铁回南宁。敞亮的候车区、智能化厕所、儿童游乐区……这里的一切都让覃桂秋感到今年铁路春运“诚意满满”。

“带2个小孩出来一趟不容易,最怕是他俩要上厕所,有时候排了个长队还看不到哪间厕位是空的,要进去一间一间找,孩子着急、大人也着急。”覃桂秋说,今天来到玉林北站,我发现这里的厕所很人性化,在门口的显示屏一看就知道哪里有没有空位,很方便!

厕所事虽小,但关乎民生。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行,国铁南宁局各客运车站的公厕数量、硬件设施、卫生管理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旅客覃桂秋点赞的“智能公厕”,增加了一系列传感设备,可将厕位使用情况通过显示屏等可视化设备呈现,让旅客了解实时使用状态。厕所的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内部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并根据数据联动打开除味系统或者排风系统,不仅减少了劳动力,更提升了公厕洁净度。

眼下,全国铁路正值返程客流高峰期,不少像覃桂秋一样的旅客正踏上探亲访友的旅途。如何为大客流提供用电和安全保障?这座“智慧车站”提交了一份科技感满满的答卷。国铁南宁局玉林车务段玉林北站副站长吴圣说:“玉林北站站房的金属屋面上安装了可用面积747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通过采集太阳能为车站提供用电保障。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太阳能年发电量约为160万千瓦时,这相当于约50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和节约了车站的运营成本。”

玉林北站还配备了智能视频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对人流进行分析,了解高峰期客流分布、人员密集区域的服务需求以及突发事件的及时提醒。“例如电梯区域有人跌倒,站台有人侵入白线等情况都会警告,不但方便我们实时调整人员以及物资调配,还大幅提升车站安全保障能力。”吴圣说。


国铁南宁局南宁南车辆段南宁南检修车间拥有制动梁自动检测机、超声波自动检测机、ABB六轴机械手等300多台先进设备,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春运期间提供了强大货物运能保障。覃园介摄

智慧检修,让车辆配件检修更高效

春运期间,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南宁南站,经铁海联运班列运输的年货不计其数。和车流一样奔腾不息的,还有一旁的南宁南车辆段南宁南检修车间。在制动梁检测区,车辆钳工邓桂新熟练地操作下,说话的工夫便完成了一辆车的制动梁检测作业。

“3个合格,1个需要检修。”邓桂新边在屏幕上输入设备的编码边告诉记者,这个构件叫“制动梁”,相当于车辆的“刹车片”,产品是否合格,对于安全行车至关重要。有了自动检测机后,不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大幅提升,而且人还不累。邓桂新指着操作台下面的手动测量工具,最重的十多斤,过去每天手动检测120根制动梁下来,常常累得直不起腰。“自动检测机实现了智能检测、记录一体化,且精度能控制在0.01毫米以内。”邓桂新说。只见一旁的制动梁自动检测机上下挥舞着机械臂,不到5分钟,流水线上满满一排制动梁便被一扫而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国铁南宁局不断加大智能工装设备的投入,在南宁南检修车间设置了4G基站、LTE4G专网、HMIS工位级信息采集系统,拥有数字信息全方位记录、存储、查询功能,还拥有六轴机械手、枕簧检测选配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设备300多台,科技装备水平位居全路前列。南宁南车辆段南宁南检修车间副主任蒙雷说:“这座检修车间是目前广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货车检修基地,每年承担6000多辆铁路货车定期检修任务。有了自动化、智能化工装设备的加持,车辆修时平均每天缩短30分钟,让春运期间车辆能快速出库上线,保障繁忙的春运物资运输。”

得益于先进的工装设备,去年该车间首次获得“粮食车”检修资质。今年春运,到期的“粮食车”均可在这里入库检修,减少“粮食车”送往北方检修基地的摆渡时间,保障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粮食运输的畅通。(王勇、宋斯丽、封荣权、丁明宇、曾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