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医护人员们繁忙而有序的身影。她们细心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人瞬间放松下来。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集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儿科、儿童康复及家长培训于一体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在认知、语言、运动、行为、社交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以及训练前的专业诊断和评估咨询服务。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患儿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心理问题等可以得到显著改善,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欣喜的变化


“儿童康复工作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对于普通孩子来说,给别人简单的回应很容易就能实现,但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来说,却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儿童康复治疗师曾蓉说。

曾蓉正在上的个辅课,针对的是一名患有孤独症和难治性癫痫的小朋友。刚到中心时,他对周围的一切没反应,也不配合,光是需要安静的坐一会儿都成了大难题。经过一年多的专业康复训练,现在这名小朋友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能够执行基础指令,认知方面、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提升,语言表达也有很大的进步。这名孩子在这节课又多认了几样东西,并且都能给她回应,这令曾蓉很是开心。“比如说拍手这个行为,可能对普通儿童来说练几次就会了,但是对这类的孩子,真的是可能会练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但是在一天天的训练中,他学会了这个动作,内心真的无比欣慰。”


此时,正在隔壁上课的儿童康复治疗师何春洪也沉浸欣喜之中。2个月前,她接收了一名全面发育迟缓,只会通过哭、看或用手指来表达的小朋友。经过她一对一的康复训练,现在这名小朋友不仅能用正确的方式发声,还能发出一些准确的单音。在这节课上,小朋友通过几次努力终于精准发出“鸡蛋”的发音,这是何春洪期待之中、意料之外的进步。

孩子们这些微小的进步、日复一日简单的变化,因为来之不易,而在这里显得必要且温暖。


老师的懊恼

刚刚结束的小食课上,有一名小朋友突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让上课的儿童康复治疗师张黎明很是自责,张黎明今年25岁,参加工作刚满3年,是一名年轻康复师。“这名小朋友平时还是挺喜欢玩玩具的,我包里面其实都有准备,都是他平时比较喜欢的,今天这节课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情绪怎么都控制不了,我挺难过的。因为这个时间对他们来说很是宝贵,家长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我心里很疑惑,不知道怎么去寻找他的问题点,到底是为什么引发这种情况。”

带着困惑,张黎明与前辈们进行交流,“遇到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我们要静下心来寻找处理办法。”“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ABC行为分析方法,首先要找到他的A是什么……”在前辈的开导下,张黎明的困惑渐渐消除。


“有些孩子做了很久的康复训练,都看不到有明显的变化,就会怀疑自己,各种负面的情绪就上来了。”张黎明说,给孩子们做康复治疗,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期间自己也会崩溃、难过、大哭,但之后更重要的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继续微笑面对,陪孩子们一点点进步。

在这希望与挑战交织的旅程中,儿童康复治疗师们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们明白,他们手中握着的是无数家庭的希望。每一次的训练,每一个耐心地引导,都是在为特殊儿童搭建通往正常生活的桥梁。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这份职业的伟大与担当,让更多的奇迹在这个温暖的地方绽放。

终审:蒋映春

编审:阿比伊木

责编:邹湘

编辑:何君

记者: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扬 商曼 陈锐 刘敏 实习生 王子杰 骆玉秀 视频编辑 邓鹏卫

精彩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